-
木心遗稿
弟子陈丹青说,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
在木心手稿里“重逢木心”,有一些文字你也只能在他的原始孤本里读到!
纪念木心逝世10周年 ,《木心遗稿》首次亮相,仅第1版第1刷赠有“木心笔迹珍藏卡”!
-
木心说,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埋没了。
晚年从美国返回故乡乌镇之前,他决定,不入画廊,不进拍卖行,不接待采访,不作讲演,不发表文章,不收礼物,不题字——此七“不”,归国之日的态度也。
木心说,人在历史的位置,也不过是一个床位。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直到他2011年离世。
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其中包括人名、账单、书单、目录、信稿,偶尔信手勾画简单的书籍设计,还有他自己的墓园。读者熟悉的俳句、随感、旧体诗、自由诗,约占半数,其余部分,介于杂记、备忘、叙事、忆旧之间,状若自言自语,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木心逝世十周年,第一批木心遗稿终于能交到读者面前。
【编辑推荐】
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在木心书中,第一人称并不就是他,言及身世,他总讳莫如深,送去出版的文字更是抵死不诉苦衷。现在,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当年我要他写下来,他就咄道:“喔哟!这种话讲过拉倒,写它干嘛!”如今遗稿在眼,他到底还是写了,而且很不少。
★ 木心自己的“人物名单”,有鲁迅,有张爱玲——比如,被他提及最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是张爱玲,随时想起便絮叨几句。相对如今海内外张迷,木心的资格要算老的:1943 年张爱玲初试啼声,十六岁的孙璞就读到了。
★ 木心自己的“山中问答”,绝大部分遗稿的语气,只是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比如,“鲁迅是不会善视我的,背后斥我为‘资产阶级’。张爱玲是瞧不起我的,她会转身借用了苏青的话:‘我又不是写给你看的。’剩下来的便是我对鲁迅的敬重和对张爱玲的赏叹。”
★ 木心自己的“解药”,还是文学,从生前出版的著作(A面),到身后存世的遗稿(B面)——比如,他向来偷偷写作,抱着(近乎愉悦的)绝望。固然,囚禁与临老的绝望,不一样,但写作是他活着的迹象。他默默写下许许多多短句(简直姿态万千),但也不为发表,不过写了自己看看,算是气过、笑过了。
★ 木心自己早就预测到,他的读者百分之九十是汗滋滋的年轻人——编辑出版上,如同修补古木器、古建筑一般,一仍其旧,尊重当年的译名用法,精选影印手稿原图,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软皮精装,开本清雅小巧,内文纸张是日本古版书纸。
-
局部:陌生的经验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
局部:伟大的工匠
与陈丹青重访文艺复兴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翻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仰望意大利湿壁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
影像IMAGE 第一辑
《影像(第1辑)》内容简介:《摄影家》杂志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最优秀的纯摄影杂志。她是最早把优秀的摄影师介绍给华人世界的杂志,她得到了布烈松、寇德卡、克莱因等世界摄影大师的青睐;他是最早把中国摄影师群体介绍给世界的杂志,刘铮、吕楠、洪磊、邱志杰、张乾琦华人摄影世界 最优秀的摄影家从这里起步。 本期专题介绍摄影师吕楠作品《被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
外國音樂在外國
纖敏的雙眼 張開 優雅的耳朵 步的行板 空氣有旋律 音樂是看得見的城市 我們欣賞西洋古典音樂目下還是一種「文藝活動」, 在「他們」,則就是「生活」。 作者歐遊彼時,感受所在城市「音樂即空氣」的氛圍,字裡行間有親臨音樂現場的震撼與造訪大師故居油然開啟「人猶在」的想像;憶往「音響」啟蒙耳朵的「受洗日」,分享「非發燒友」的發燒收藏,以畫家立場答「音樂愛好」,演奏出「耳朵」與「眼睛」相互激盪的音樂哲學。全書配以精彩圖片饗人眼目,堪稱他諸本文集中最為風雅的製作。 像是以散步的節奏,帶著畫筆拜訪一座城市,勾勒出音樂自然存在的原色原味,畫家用纖敏的雙眼觀看音樂,在「音樂即生活」的城市迷走,啟發感官交融的全新立場。 -
我与西藏组画
《我与西藏组画》主要介绍了两次西藏行,相隔四年。头一回时在“文革”终点,《泪水洒满丰收田》与翌年那届全国美展,恐怕是1949年后苏联革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最后一次集体展示。那年月,我像所有知青画家一样,竭力模仿国内名家堆叠厚颜料方笔触的苏式画法,瞧着宽袍大袖的西藏人,满脑子苏里柯夫或德加切夫。当我在布达拉宫西南侧劳动人民文化馆一问小屋子里瞧着画布,走近退远,自以为是个“苏联”革命画家。第二回去西藏,正当改革开放前夜,不但世道大变,我也见识增长,画画时拼命默诵库尔贝、勒帕日、柯罗、米勒的朴素画面,自以为是个“法国”古典画家。毕业作展出后,我曾在文稿中竭力陈述自己为什么以及怎样画出这些画,多年后我才恍然:所谓西藏组画只是1978年“法国乡村画展”来华展出后的私人效应,而当我在画展中梦游般踯躅不去,中学时代躲在上海阁楼临摹欧洲画片的记忆,倏忽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