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不褻不笑
一部有關近代中國男性心態史的專著 以明清以來的笑話書、俗曲、豔情小說 與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等史料 探究明末至民初之間男性的情緒、欲望、身體與私人生活 並分析其所反映之思想、文化意涵。 《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分為諧謔、情慾與現代轉型等三篇, 關懷的焦點是近代中國在傳統至現代的轉換中, 男性世界中幽默感、情慾表達與身體觀念之間的關係。 作者黃克武教授認為,明清諧謔書刊與豔情小說反映了男性中心的社會中,男性菁英分子對身體、情慾與兩性關係的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狂野大膽、繽紛多彩,以「謔浪詼諧」之手筆書寫情慾活動與身體感受,另一方面則與儒家倫理、道家養生與佛教果報等理念交織在一起。清末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主要反映男子對性的恐懼與煩惱。這些醫藥廣告顯示在20世紀初年之後,傳統的身體觀、情慾觀在西方現代醫學、國族主義、跨國公司全球市場、新興媒體的衝擊之下所發生的變化。直至今日這些文本仍廣泛地流傳於中文世界,而其中所反映出來的「縈繞於心的性幻想與性恐懼」以及「言不褻不笑」等心態亦仍普遍地存在,構成中國文化圈中男性的性別認知、情慾表述與隱私觀念的重要基礎。 作者黃克武透過不同時期之文本,探索感官經驗的書寫,展現明清以來男性世界中身體與諧謔交織而成的世界。這些笑話書、豔情小說、俗曲等被視為特定時空之中作者(或編者)與讀者所共同營造的文化出產,因而表現出時代的性格。這些明清的文本除了反映中國歷史情境下不同時期男性的幽默感之外,還與身體與情慾等議題有密切的關係。 《言不褻不笑》的探索從十七世紀開始,上篇的三章以明清時期諧謔性質之文本為中心,探討傳統男子諧謔與身體、情慾之糾葛。第一章描寫與分析明清時期諧謔文本,及其與身體、情慾主題之關聯。第二章將焦點集中於最早在乾隆年間出版的《笑林廣記》中的性笑話。上述兩章所分析的諧謔文本中情慾表達可以讓讀者反省以「禮教─情慾」二元對立來觀察明清歷史的研究取向。傳統社會的幽默不限於情色笑話,而有更複雜的圖譜。第三章以道光年間出版李汝珍所著的《鏡花緣》為基本史料,探討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中不同型態的幽默,及其在中國近代社會史與思想史上的涵義。 中篇的第四章與第五章主要研究明清時期的豔情小說之情慾表達,以及其中所反映男性之情色意識。第四章指出明清的豔情文本以狂野的想像建構一個不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情色世界。第五章以三個不同的豔情小說探討明清豔情小說所展現的情慾世界與情色意識。作者黃克武以空間的觀念作為切入點,探討豔情作家如何透過空間安排與逾越來書寫情慾活動。 下篇的三章探討「現代轉型」。第六、七章將焦點從明清時期轉移到民國初年,從明末到民初中國男子對身體與情慾的看法有不少的連續性,但是另一方面隨著西力的衝擊與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變遷。作者黃克武利用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分析廣告內容所反映出男性的夢想與恐懼。第六章處理報紙醫藥廣告如何反映與形塑近代中國在中西論述交織之下的疾病觀與身體觀。第七章進一步地從腎、血、腦三類型的廣告,分析代理跨國公司藥品的廣告商如何一方面延續本土的文化傳承、語彙觀念,另一方面借助國外報章相同商品之廣告形象來行銷其商品,總之,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是交織在一起的,全球化的部分展現科學論述與全球跨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地方化則顯示依賴傳統語彙的身體想像在西力衝擊之下仍有強勁的延續性。第八章探討「私領域」觀念在近代中國之發展。 另一方面,本書所收錄的這幾篇文章使用了以往史學研究較少運用的文學素材,來探究明清至民初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
惟適之安
本書以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本書以嚴復為例探討中國近代的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轉型時代的觀念由張灝先生提出,意指1895至1925前後的三十餘年間,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關鍵時代。在此期間中國受到傳統與西力的雙重衝擊,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嚴復為轉型時代中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的生活與思想均表現出「現代性」與「傳統性」,或說「啟蒙」與「反啟蒙」交織併陳的轉型特點。本書利用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
惟适之安
《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主体部分计有四章,分别按照时代先后,从四个侧面切入,来讨论严复生活与思想之中所映照出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曲折历程。首先是“异性情缘”,描写严复家庭生活、情感世界与公私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是“北洋当差”,叙述严复从英国返国之后在李鸿章所主导的“淮系集团”内的仕途发展;同时讨论他从以建设海军、为国“立功”的发展方向,转移到以翻译来“立言”的重要人生转折。再次是“新语战争”,将焦点放在严复翻译工作对中国近代新语汇、新思想的影响,以及其间他如何以一己之力对抗“东学”与“东语”的传播。最后一章则讨论“灵学济世”,剖析严复科学思想的底蕴以及他为何支持被五四新知识分子视为封建迷信的上海灵学会。 -
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
本书为中研院学人文库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公私观念与自由民主、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变迁、民国人物与思想三个部分。所收论文,涵及黄克武先生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和人物等相关文稿,展现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知识分子如何与中、西多样思潮交织互动的历史图景。 -
画中有话
本書探討中國(與台灣)自1600年以來,不同時代、地域與人群的文化表達,收錄了王爾敏等中外學者的13篇文章,分成映現生活、再現空間與呈現中國等三個主題。 黄克武,导论; 王尔敏,《点石斋画报》所展现之近代历史脉络; 陈祖恩,揭开封闭社会的神秘面纱--图片中的上海日本人居留民; 曾蓝莹,图像再现与历史书写:赵望云连载于《大公报》的农村写生通信; 黄丽生,近代内蒙古人民的生活图像; 张哲嘉,明代方志的地图; Tobie Meyer-Fong,Seeing the sights in Yangzhou from 1600 to the present; Robert Eskildsen,Foreign views of difference and engagement along Taiwan's Sino-Aboriginal Boundary in the 1870s; 吕绍理,日治时期台湾旅游活动与地理景象的建构; 潘朝阳,土地崇拜的空间示意与景观诠释; 刘纪蕙,现代化与国家形式:中国进步刊物插图的视觉矛盾与文化系统翻译的问题; 许绮玲,鲁迅写摄影; 王正华,呈现中国:晚清参与1904年美国圣路易万国博物会之研究; Jane C. Ju,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Exhibitions and Canons of Chinese Art History。 -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
本书以梁启超《新民说》为基本史料,分析20世纪初期梁氏思想的内涵与变迁,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意义。 作者认为梁启超及其《新民说》有以下三个十分突出而又往往受到误解的特点。第一,他具有很强的幽暗意识,对人性的黑暗面有深刻体认;第二,他对个人自由有很根本的尊重,认为中国应创造一个富强安定的环境以回应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达成此群体之目标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以制度化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就此而言他的思想类似于穆勒所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传统,而与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的民主传统不同,并与集体主义或国家主义异趣;第三,他的观点一方面固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与中国儒、佛传统密不可分。作者更进一步以为,这三个特点是密切联系而相互增强的。 从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趋势来看,梁氏代表的是温和渐进的“调适”思想,而与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主张激烈变革的“转化”思想有所不同。作者认为在20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正处于这样一个思想抉择的关头,开始之时两者势力相当,其后愈来愈多的人放弃了梁启超的“调适”思想,采取革命派的“转化”主张。此一思想的变迁,并配合其他的外在因素,造成了近百年的革命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