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一年
本書為作者二十多年前遊學日本,居住於京都十個月之間的散文作品。 內容包括:日本典雅的古都四季景物描寫、風俗民情、學術文化活動,以及異國友誼交流等多層面。 由於作者深諳日本語言文化,長時居留,故能深入其古都 的多種層面,以細微的觀察,娓娓的敘述,呈現了她個人對於京都的體會。此書出版之初,頗受國人重視,許多遊歷日本者,或赴日留學者,往往藉為旅遊之指南。 而時隔多年再版,對於京都,及其近區地方的許多記述篇章,在引 經據典、深入報導,及詳實描繪諸方面,仍未見有類似之書出其右者。 -
饮膳札记
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书写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经验,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 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绵密细腻,对任何微物琐事的观察、经营、描写,都经过严谨的设想和安排。文字清晰明朗而工于刻画,细细描绘料理的制作过程。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 -
林文月散文精选集
新世纪散文家·第一辑。 林文月创作散文逾三十年,游心于人世,寻思于学府,描写生命因缘、岁月感悟,以个人独特的欢愁与同时代的光影契会,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古人云“非文之难,有其胸次为难”,林文月的散文冰清慧美如其人,原因就在她胸中溪壑有深致。 -
山水与古典
本书收录林文月教授所撰有关六朝及唐代之田园、山水、宫体诗等论著,以及她的外祖父连雅堂之为人与文学生活,并兼及中日古典文学的比较研究。六朝诗为作者的专攻对象,本书所收各篇,于专题多有启发性意义,多年来为中外学者所乐于引用;有关连雅堂的文章,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有趣的细节,在书中极有分量;而作者译注《源氏物语》,其相关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论著,自亦不容忽略。 -
青山青史: 連雅堂傳
★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歷史紀錄,最真摯的台灣人物篆刻! ★簡潔、淡雅的文字書寫,勾勒出歷史的經緯! ★作者林文月女士,所翻譯之日本曠世巨作《源氏物語》,其譯本被尊稱為翻譯之經典。而《青山青史──連雅堂傳》則是她深刻記錄台灣史事,並收錄多首早期台灣詩文,對當時文學、文化多所著墨,非常適合作為台灣詩文賞析之開端,尤其對於中學生考試有所助益,以及各階層具清覽怡情之效。 ★跨越兩岸的大時代故事,一段段不可抹滅的痕跡。獻給所有在歷史中奉獻的人物。 ★一個家族牽引的歷史變遷,從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連雅堂先生談起,其一生正是二十世紀顛沛 流離的縮影,串起出台灣的歷史洪流~~ ★散文大家林文月女士,從外孫女的血緣親情,多年整理出一段段史料與耆老回憶寫下的真摯人物傳記,在她散文筆觸下,韻味的文字中,遙想這片土地的歷史與艱辛。 「 一春舊夢散如煙,三月桃花撲酒船。 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連雅堂,「青史」即指所撰寫完成的《臺灣通史》。 ‧本書是台灣史學家兼文學家、著有《臺灣通史》的連雅堂,最貼近其真實面貌的傳記。 ‧本書由文學大家林文月教授執筆,她閱讀大量史料典籍,並訪問親近連雅堂的親人與史學家楊雲萍教授、文學家黃得時教授等人,呈現一位歷史人物豐功偉業之外,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和愛惡矛盾等各種人性的面貌。既是生動的人物傳記,也是情感真摯的散文。 ‧書中收錄連雅堂各時期的照片與當年文物的照片,以及林文月教授親自手繪的連雅堂素描,珍貴難得。 對時代有巨大影響的人物,除了史冊裡的豐功偉績、人們口傳中的稗官野史之外,究竟他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台灣一代耆儒連雅堂,因為父親一句「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而發願撰述《臺灣通史》,他辦報、創作詩文、破除舊時封建思想、維護台灣古蹟和語文等成就,在一個時代貢獻己力、發出聲音。本書為林文月教授為她的外祖父──連雅堂所作的傳記,在她的鮮活生動的文字裡,彷彿重現了連雅堂從兒時、青年、壯年乃至晚年的種種言行事蹟,堪稱一代人物典範,同時也呈現清末日據時期的時代交替的氛圍與歷史事件。 -
青山青史
身为连雅堂的外孙女,林文月重写《青山青史:连雅堂传》,既述先人行谊而成传记,复又展现她散文书写上通陶谢诗情味而自铸新意之古、淡、雅、奇;《青山青史:连雅堂传》可作为认识台湾和文学印心之路径,殊途,而同归,而指向创作之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上之惺惺相惜。 连雅堂在三十五岁游历西湖时写下这首诗,那年是一九一二年,正值民国初建,但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在十八岁时亲身经历异族统治之痛,遂发愿撰著《台湾通史》,以司马迁撰《史记》的格局记录台湾,以保存历史的真相。连雅堂一生以笔为剑,办报、创作诗文,致力维护台湾语文与占迹,是一代史家、文学家,更是一代人物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