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AN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JOHN LE
在20世紀的所有美國和西方傳教士當中,司徒雷登可能是最多采多姿、最具爭議性而且影響力最大的一人。他一生在華擔任過傳教士、教育家及外交家,這在二百餘年中美關係中無人出其右,他可說是一個涉獵中美各層面關係最廣最深的人。美國「時代」雜誌曾稱譽其可能為「在華最受敬重的美國人」。1946年7月間,他獲派為美國駐華大使,協助馬歇爾將軍調停國、共糾紛,設法在中國的亂局下,勉力為美、中雙方效力。他在美、中、共之間的角色扮演十分耐人尋味,也絕對具有轉變歷史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邵玉銘 曾任行政院新聞局長,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著作以研究政治、中美關係、國際局勢與中國前途等,名列美國研究學者、國際亞洲研究學者等名人錄。 -
无奈的结局
20世纪中叶,司徒雷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他的一生是复杂而多面的。他既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又是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他既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又曾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抗战时期,他因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活动而被日本宪兵关押了三年零八个月,其声望如日中天;年逾古稀之际,他在中美两国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但由于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而受到毛泽东的谴责;1949年,他拒绝随国民党政府南撤广州,并敦促美国政府率先承认共产党政权;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秘密邀请他北上,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使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稍纵即逝,他不得不带着遗憾无奈地离开生活了五十年的中国;之后,他严词批驳“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旨在分裂中国的言论;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时,他留下遗嘱,希望死后能够把骨灰葬回中国,与早逝的妻子相依相伴…… -
司徒雷登日记
《司徒雷登日记:美国调停国共争持期间前后》详实记录了具有多重身份的司徒雷登,在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任上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这位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的叙述,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接近着历史的真相,也直面了美国在60多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战争中担当的角色。 -
Fifty Years in China
-
无奈的结局
20世纪中叶,司徒雷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 他的一生是复杂而多面的。他既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又是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 他既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又曾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 抗战时期,他因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活动而被日本宪兵关押了三年零八个月,其声望如日中天…… 年逾古稀之际,他在中美两国舆论的一片赞誉声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但由于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而受到毛泽东的谴责…… 1949年,他拒绝随国民党政府南撤广州,并敦促美国政府率先承认其产党政权;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秘密邀请他北上,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使中美国之间的高层接触稍纵即逝,他不得不带着遗憾无奈地离开生活了五十年的中国…… 之后,他严词批驳.“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旨在分裂中国的言论…… 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时,他留下遗嘱.希望死后能够把骨灰葬回中国,与早逝的妻子相依相伴…… -
司徒雷登传
传记作品的价值在于真实地描绘某个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历程,令人信服地解释出这个人在历史上何以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因此,就是能够尽可能清楚地描绘出司徒雷登这个极特殊人物的人生轨迹,尽可能合理地揭示出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务求其真实,本书的对象是普通读者。希望本书能为普通读者认识司徒雷登其人提供一个参考,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学人提供一块铺路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