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
黄时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他的专著有《东西交流论谭(第二集)》、《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像》等近30部。 本画册收录了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画报》刊登的百余幅关于中国印象素描,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图像,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现状。 -
大秦国全录
《大秦国全录》讲述了:德人夏德于1885年所著《大秦国全录》或称《中国与罗马东部》一书是中西交通史的名著。他以我们习见的中国史料,来考证古代大秦与我国的关系,且指出大秦即罗马东部,亦即包括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且以叙利亚为首。这本书发表后,在汉学界中引起热烈的争论,除西方汉学家外,日本学者如已故的白乌库吉、藤田丰八及当代的宫崎市定教授都有论文各抒己见。 -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中古时代来华的商胡贩客,其中最持久而活跃的族类,就是被称为“九性胡”的粟特人。作者以文献、文物和文书为依据,从历史深处揭示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令人耳目一新。粟特聚落是全书论证的基点和重点。在作者笔下,群体的结构化和分布的网络化,形成一片富有异彩的景观。不仅再现了粟特聚落的历史面貌,而且使胡汉交融的考察更具体化也更理论化了。同时,此项研究不仅仅是考证文化交流中早已存在的有趣史实而已,也将为人们今天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问题提供某种启示。 -
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
拉班·扫马是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是中国人最早游历中亚和西方并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该书是大陆单独出版的拉班·扫马传记,对我们了解早期“中学西传”有重要的意义。 -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
法国著名东方学家费琅编译和校注的《阿拉伯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是研究八——十八世纪东西交通史及西域南海历史、地理、社会和经济的一部名著。 这部著作分为两卷;第一卷为两章,包括丰富的文南译文和必要的注释,第二卷为第三章,首先提到的是有关阿拉伯人对地球形状的观念、地球上的区域分布及气候情况、阿拉伯人的地图绘制以及他们把印度洋分为七个海的依据等;阿拉伯人认为他们已得到解决或解决地于问题新方法的附录;另外一些有关方位已定的城市和地区等各种情况梗概的附录。 -
海路与陆路
《海路与陆路》是蒙元史、海外交通史专家刘迎胜教授近20年有关中外关系史研究成果的精选。全书分为海、陆两编。“海路编”从新的视角考察了“东洋”与“西洋”的概念,探求了郑和及其以前时代中国在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海域的活动,澳门在东西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陆路编”从中古时代大漠南北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出发,以汉-伊斯兰史料对比的角度,研讨元明两代汉地与内陆亚洲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