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
《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叢》由「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壇」的學者聯合發起,並由潘美月教授、鄭吉雄教授共同主編。本論叢專書,以學術研究論著為主,也包括用於教學和推廣的系列叢書。「文獻」的定義,「文」是指典籍,「獻」是指賢者。廣義來說,一切人文學研究都離不開文獻;同時,文獻的詮釋活動也反映了人類探索抽象之精神世界的高度與廣度。我們希望藉由成立《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叢》,在東亞學術界持續深化文獻和詮釋的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論 壹、孔穎達《五經正義》「體用」義研究─經學義理營構的思想考察‧‧‧鄧國光 貳、清代禮教思潮與考證學─從三禮館看乾隆前期的經學考證學‧‧‧周啟榮 參、乾嘉經典詮釋的典範性綜論─思想史的考察‧‧‧鄭吉雄 肆、訓詁與微言─宋翔鳳二重性經說考論‧‧‧蔡長林 伍、「思主容」、「渙其羣」、「序異端」──清人經解中寬容平恕思想舉例‧‧‧嚴壽澂 陸、攻乎異端─劉寶楠父子對朱熹的愛恨情結‧‧‧勞悅強 柒、評楊大堉、胡肇昕補《儀禮正義》‧‧‧彭林 捌、古金文學與《詩經》文本研究‧‧‧陳致 玖、理雅各〈JAMES LEGGE,1815-97〉英譯《大學》析論‧‧‧龔道運 拾、清末明初學人的讖緯觀─1890-1930‧‧‧梁秉賦 -
仪礼正义
以《续清经解》本为底本,校以四部备要本、苏州陆建瀛本点校 -
孝经注疏
《注疏》相传是孔子为曾子陈述孝道所著,是《十三经注疏》中篇幅最小的一部经典。汉代有今文古文两种版本,分别由郑玄作注和孔安国作传。到唐代唐玄宗李隆基融合今古文两家,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郑、孔两家之注逐渐消亡。到宋代邢昺以元行冲之疏为基础,重新作疏,遂成《十三经注疏》中《注疏》之定本。此次整理以明代泰定本为底本,参校吸纳了清阮元本等的整理校勘成果,重新进行了勘误补缺,并加了标点。书后还附有序跋提要,供读者研究。整理者金良年先生对《注疏》研究多年,颇有心得,是这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本书出版后将成为《孝经注疏》的最好版本。 -
洪亮吉<左傳詁>斠正
洪亮吉左傳詁斠正,ISBN:9789570513806,作者:郭鵬飛 -
焦氏易林校注(上.下册)
焦氏易林校注(套装上下册),ISBN:9787807528425,作者:刘黎明 著 -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该书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在书中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立宪时代和民主共和时代,以此论证变法维新的必然性,要求因革改制。这被反对派视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无父无君”的叛逆行为,该书也因此险遭毁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