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会心理学
《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城市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对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城市中的各种活动使城市环境与人们行为之间、人际之间建立了动态并且互动的关系,它界定并影响着人们城市社会生活的质量。城市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城市生活精神需要的、构建具有效率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科学。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领域对其进行研究,目的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城市居住活动的精神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的秩序,探索其基本内容、进程、模式及其规律。 -
邻里东京
本书是研究日本东京一个普通社区微观生活的力作。作者通过人类学见微知著的观察研究,首次对当代日本都市邻里的社会结构和内在动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察,从而消除了人们对战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原有成见。 本书作为当代都市人类学的代表之作,于1990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都市与社区研究大奖。 -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
本书所研究的哥本哈根市是一座欧洲古城,它的历史和风貌与中国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书中讲述了哥本哈根市在漫长的40余年间如何由一座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转变成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的历史,这种改变了一座城市的政策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为其他城市带来了启迪。 本书基本上是一本关于研究方法的书,一本如何善街城市居民以及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收集和利用有关公共生活的数据的书。这种方法已经在哥本哈根市应用了30余年。正是在哥本哈根,人们深切意识到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获得了城市应该怎样运作才能改善市民生活的相关知识。事实上,这种研究城市空间与生活折方法的方法已被证明是极为有用的。这也是哥本哈根能如此完美地转变为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
城市个人安全手册
这些天,我们希望能为每天穿行于城市的人们的平安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份个人安全手册。 触动这个想法的,是近日发生在广州的几起悲剧。23岁的邓哲玉、27岁的朱凤梅被飞车贼拖(摔)死,3岁的小湘妹被陌生人从天桥上摔死。在警方的犯罪记录里,也许这些都不是最恶劣的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及其亲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噩梦。 在讨论实施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无论一个城市的治安状况如何,无论它处在哪个时段,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备至的安全提示。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脆弱的生命都只能经受一次那样的打击。 因此,我们并不想讨论某个城市的治安是好还是坏,也不想比较哪个城市更安全。我们想要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城市,你都应该有一份个人安全手册。 我们知道,就世界范围看,从短期来说,很多城市的犯罪率都在下降,但是就长期而言,尽管城市里的警察越来越多,犯罪率却越来越高。预防罪犯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人们才将重点转向预防受害,也就是当面临危险时,如何将个人损害降到最低。 让警察去打击犯罪行为,那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动员个人安全防护,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要强调的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从来都不只是警察的事情,ZF和市民还有很多系统性的工作要做。编撰安全手册只是这个系统中间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小城市里,各类安全手册摆放在各种公共场所,大量免费提供,人人触手可及。在我国,警方及其他公共部门也做了很多类似的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足,至少我们不能随时随地很方便地取到,甚至花钱也不能在报摊买到。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想起一个补充或者提醒的作用。 我们所依据的蓝本,是英国内政部公共关系部1994年版的《犯罪预防实用指南》。这是一个温馨而细腻的安全手册,思虑周全而逻辑严密。然而,它只是提供了思路,并没有囊括我们的全部具体情况。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手册,则来自于我们记者的实地采集,来自当地警方和其他公共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专家学者和地方媒体的大力帮助。 正所谓,真正的安全,总是来自每个人都伸出援手。 顺便要说的是,在选题会上,当我将英国12年前的那本个人安全手册中的一些条款读出来时,编辑们纷纷说,“这个我们就不要提了,太奢侈了”。比如,其中有一节要求男士们在公共场所举止正确,过马路不要跟在女士后面,不要老盯着女士看,等等,以免让她们感觉受到威胁。在我们这里,一份大众安全手册和一个绅士培养计划还是有区别的,难道在他们那里就合二为一了? 看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愿我们一路平安。 -
上海攻略
上海攻略:上海最值得推荐的69个地方,ISBN:9787503229497,作者:达雅 -
7-ELEVEN便利城市
台灣的便利商店密集度是全世界第一名。 在台北,到處可以看到兩家便利商店在路邊比鄰或過街相對。 便利商店像城市的大鐘,為台北人的生活節奏精準報時。 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像一面鏡子般映照出拼命工作的台灣社會。 著有《美國大城市的衰亡與誕生》的Jane Jacobs說:「城市是完全實質的地方,要了解它的行為,需要從觀察有形和實質的事情上去獲得資訊,而不是憑空的幻想臆測。」便利商店是都市生活中非常平凡的實質事物,卻蘊藏著豐富的資料庫等待我們去挖掘。 在現今全球化系統暢行無阻的時代,假設我們想跟摩爾一樣再寫一本《烏托邦》,該怎麼架構心中的理想世界?我們一方面試著以台北為觀察對象,把全球化現象中的通路系統──7-ELEVEN──當作測試點,提出我們的回答。另一方面,我們也將全球化通路系統視為都市經脈,每一間7-ELEVEN就是一個穴點。我們企圖在都市經脈末端對社區及都市做出診斷,期能改變調整都市的整體體質。 八家7-ELEVEN、九位建築師、一位社會學家、八位詩人和接近八十位的同學,我們用詩和建築,在《7-ELEVEN便利城市》裡打造了嶄新的社區。 參與團隊: 實踐大學建築系2007工作營 策劃:阮慶岳、曾嬿芬、林聖峰 建築師:連浩延、劉國滄、王昀、朴胤鎮、藤本壮介、曾瑋、馬可‧卡薩格蘭、林龍如、熊宜一 詩人:劉克襄、鴻鴻、夏夏、鍾喬、曾淑美、阿芒、小耿、楊小濱 基地:捷運明德站(明華店、明德店、德致店、統勝店) 捷運公館站(軍總店、統全店、大台店、溫州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