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図解九龍城
-
空中读城
五大洲,十五年时间,五十五座城市,三百四十五张精选照片。建筑师、建筑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带您从“空中读城”。 《空中读城》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的一本城市摄影图集,全书共收录五十五座城市,以五大洲划分章节,共计三百四十五张精选照片。十五年来,作者往来于世界各地,用普通单反相机在普通民航飞机起飞和降落的瞬间俯拍城市。然而,作者的学术背景又使得这一行为变得不普通,本书详细记述了作者的“空中读城”之道。 对于国人而言,能够从空中俯瞰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对世界的认知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空中读城》也许可以开启一个新的感观视角,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
行走中的青岛光影
《行走中的青岛光影》分上下卷,卷上青岛观城包括:前海栈桥;小青岛,山、海、城间的守望者;青岛的天后宫等;卷下青岛读海包括:青岛读海、大港风景、蜕变中的小港码头和消失的后海街区等。 -
观念的街头
《观念的街头》内容简介: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观念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各自对于世界的认知的制约。人在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时,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的观念先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检验的观念与创造的并行展开,最终,人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必定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人的摄影实践同样也是如此,其摄影行为无法与自己的摄影观念剥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观念丛书”想要诉诸读者与摄影实践者的,是摄影家们通过开放的摄影实践所展开的对于自身的摄影观念的检验、反思甚至质疑。所以,这里呈现的作品,与其说是创作作品的集中展示,倒不如说是摄影家们对于自己创作轨迹的一种自我解剖式的重审。 -
上海人1990-2000
照片里的人,都是上海人。说到上海人,过去的就是大亨、政客、商贾、红伶、冒险家,鸳鸯蝴蝶、夜色撩人,而现在的,白领、小资、红马夹,新天地流光溢彩,陆家嘴车水马龙,都说上海是风花雪月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上海的音乐细节,在那些华丽和繁荣的表象下,虚构放大着跌宕起伏,来历不明的神话故事,如果不沉下心细看,难免会无视那沉郁的苍穹下贴肤痛痒的人生。 我看着照片上的这些人和他们所在的环境,感觉到亲切、熟悉,同时也感到巨大的陌生,见得越多,越觉得在这一切下面肯定有广阔更深邃的事物是我没有见到,难以接近的,我时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人间万象,纷繁多姿,没有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就没有上海人,他们琐屑微渺的喜怒哀乐,冷眼辗转的灵肉浮沉,深如海,不可测。 -
胶片时代的上海
1. 作者自述——“胶片时代的上海”,这是陆元敏首次应邀写出自己的摄影心情: 我一直幻想一台眨一下眼就能拍摄的相机,LOMO相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取景就可拍摄。它像是眼睛的延伸物,和眼睛有着一根看不见的连线,用它常常能拍到预想中的、甚至比预想得更好的影像......我又是一个有着反复拍摄热忱的人,生活安逸、身体健康,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只是不断流逝的时间使我心慌。当一个摄影家用相机抓住时光,拍取瞬间,带入暗房,巫术般地在微光下再现瞬间时,摄影术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神奇,只要享受它便会其乐无穷。 ...... 2. 作品——101幅,是陆元敏第一次使用Lomo相机,也是最后一次使用黑白胶片拍摄的作品 (拍摄于2005-2007年间) 3. 问与答——在网上征集到的11位豆友同陆元敏的38个对谈记录,涉及城市,生活和摄影: 您主要的拍摄对象是上海人,您觉得这些年来,上海人有什么大的变化? 您对自己的照片有过失望和觉得苦闷的时候么?您是怎么越过这个阶段的? 如何有一双慧眼,可能与每个人对生活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但是有啥适用大众的方法可以借鉴吗? 怎样才能保持影像的活力? 想知道您对喜爱街头摄影的年轻人有些什么可以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