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诸侯王墓研究
本书对两汉诸侯王墓的墓葬分布,合葬形式与相对位置,墓葬形制与陪葬品,墓外建筑及相关问题,汉代诸侯王墓体现的丧葬制度及其特征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对以往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东汉诸侯王墓,通过对考古与文献等资料的研究,全面分析了其基本内容、丧葬制度及特征、发展演变与衰落过程等,为多方位、更全面地认识汉代诸侯王墓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原因与相关社会内容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其作用、地位等亦有较为深度的理解。 -
西汉会要
《西汉会要》为政书体史籍。宋徐天麟撰。共70卷。作者开槽元年(1205)进士,历任抚州、临安府教授,主管礼部、兵部架阁等。内容主要是依照王溥《唐会要》的体例,选取《汉书》中典章制度,以类相从,分帝系、礼,兵、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法、方域、蕃夷等十五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事,共367事。因检索比较方便,长城研究中涉及西汉各典章制度内容时,町参考此书。其不足是取材仅限于《汉书》,兼及《史记》。有清武英殿本、《国学基本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据此版重印,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校点本。 -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
众所周知,谶纬文献从中古以后就屡遭帝王禁止,学界皆认为隋炀帝的禁绝最为惨烈。但唐代《五经正义》、《文选注》、《汉书》、《后汉书》的注解中,引用诸纬名目俱全。加之流播日本、朝鲜的纬书名目大体完整。因此,导致谶纬思想消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儒在学理上的清除与打击,此后,诸多官私书目中谶纬的名目残缺、分类不明。尽管后世学者努力辑佚,并肯定谶纬有补史、考地、测天、考文、徵礼、博物诸作用,但谶纬已成了博物馆化的知识碎片,存在于类书与注解之中。谶纬在古代被当作经学的赘疣,在现代学术中被看成神学经学,仅其中的自然知识和宇宙思想的碎片被稍加肯定,对谶纬的研究也多停留在文献考订与思想概述的范围内。该成果从战国秦汉间文化与政治大转型这一历史背景出发,动态地描述谶纬文献与思想的历史形态,力图恢复它的真实面貌。让学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秦汉文化及其对中国郡县制帝国文化的长远影响;理解汉代儒学和经学所承担的时代课题及其达到的成就;理解中国三代封建文化在郡县制帝国制度下的创造性转化;理解谶纬文献的独特价值。 -
秦汉社会文明
-
治国安邦
《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主要内容:秦汉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如何出现?又如何运作?和世界其它古代文明相较,这套体制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经验中的一大特色。过往学者每每从春秋战国这“天地间一大变局”的角度出发,强调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剧变。注意变化,有时不免会忽略了其中的不变,或变化不是那么剧烈的部分。这些部分有的反而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更根本的“底色”。《天下一家》和《治国安邦》两本著作主要关注的就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特质和统治体制之间?关系、官僚人才的来源与训练、官僚体制运作的特色和官僚士人的价值观。 -
地不爱宝
本书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邢义田先生的论文集之一。共收录作者相关论文二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