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格问题
李格尔在其不长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理论探索,卓有的建树,被当代西方艺术史学泰斗贡布里希誉为“我们学科中最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李格尔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写作方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为艺术中史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史学史上的里程碑。以他的三本名著《风格问题》、《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和《荷兰团体肖像画》为线索,评述其主要学术思想以及与西方学术传统的联系,概括了他的理论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史的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对他的著名的“艺术意志”的概念作了初步的批判。
-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系列讲座采用 “全球美术史”的视点,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把全球美术看做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即独立又互动的地区性美术传统,每个地区传统都对人类美术的整体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二是这些地区性的贡献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人类美术的无比丰富。
讲座的核心问题因此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对这个问题的注视点不一定一样,回答也不必相同。本系列讲座的关注点是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类似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区美术传统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国美术中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时傅雷先生二十六岁,刚从法国留学归国不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傅雷先生为了教学,根据自己在法国留学积累的知识和多年的学习体会,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陆续编写了一些世界美术史的讲义,后又于 1934年 离校之时将讲稿重新整理、补充,誊写在“十行笺”订成的本子之上。
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初期自乔托以来,经过“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十七世纪的伦勃朗、鲁本斯,到十八、十九世纪的近二十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讲解其艺术风格、绘画技巧,又辅以大师生平、时代思潮等内容,行文生动洗练,深入浅出,形象解读,娓娓道来,给人以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享受。
2017 年,时值傅雷先生作品正式进入公版期,湖南美术出版社重新推出 16 开全彩印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湘美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本着尊重傅雷先生原著的初衷,除订正原稿中的错字、别字外,极少改动,由此,与现在的语法和用词规范与习惯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旨在保持其原本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湘美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增添了一些新的图片,并对部分图注进行了修订,尽可能使傅雷先生的作品更加丰富。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学习美术赏析、西方艺术史的入门书和必读书,被誉为“中国版《艺术的故事》”。
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20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起于乔托,终于柯罗,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大师,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凯兹、普桑、庚斯勃罗等无不网罗。
在对所涉及的美术作品进行精到分析的同时,傅雷先生的写作还旁及哲学、文学、音乐、历史背景等等,能全面丰富读者的艺术修养。
为便于读者更直观地进入艺术的世界,本书配有近百幅高清插图,全彩色印刷,给读者以视觉的盛宴。
-
自画像文化史
本书是“影响力艺术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全面探讨自画像艺术的著作中,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詹姆斯•霍尔创造性地将自画像的发展史展现了出来,从最早的有关自恋主义的迷思及基督教传统的“作见证”到当代艺术家们丰富的自画像作品。他用形象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自画像都是艺术家们的宠儿这一事实。中间他还揭示了中世纪时期“镜子热”的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画像热潮;提香和米开朗基罗自我剖析的自画像作品;自传对于系列自画像画家如库尔贝和梵高的影响;蒙奇、勃纳尔和莫德松-贝克尔作品中展示的有关性的主题和才华;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中自画像的最新发展。
书中几乎涵盖了自画像所有的类型,包括漫画、讽刺画以及自创的或假想的自画像作品。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收藏品,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Medici)家族的收藏品。通过仔细推敲艺术家们的字句和想法,霍尔始终在探求他们是何时何故决定创作自画像的。
-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What is Chinese painting? When did it begin? And what are the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this term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A. W. Mellon Lectures in the Fine Arts given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leading art historian Craig Clunas draws from a wealth of artistic masterpieces and lesser-known pictures, some of them discussed here in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to show how Chinese painting has been understood by a range of audiences over five centuries,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today. Richly illustrated,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demonstrates that viewers in China and beyond have irrevocably shaped this great artistic tradition.
Arguing that audiences within China were crucially important to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Clunas considers how Chinese artists have imagined the reception of their own work. By examining paintings that depict people looking at paintings, he introduces readers to ideal types of viewers: the scholar, the gentleman, the merchant,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In discussing the changing audiences for Chinese art, Clunas emphasizes that the diversity and quantity of images in Chinese culture make it impossible to generalize definitively about what constitutes Chinese painting.
Explor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s of art and those who look at them,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sheds new light on how the concept of Chinese painting has been formed and reformed over hundreds of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