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具下的日本人
【编辑推荐】 ◆本书强烈推荐理由◆ ★和《菊与刀》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日本文化著作” ★国内未删节全译本首次推出 ★旅日著名作家李长声倾力作序并推荐 ◆本书特色◆ ★西方解读日本文化的扛鼎之作 探讨“菊与刀”背后隐秘的根源 ★全面、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历史、人文的最重要的“日本学”研究成果 ★《菊与刀》撑起了日本论的骨架,《面具下的日本人》填充了日本论的血肉 【内容介绍】 ◆ 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 何为真实的日本?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面具下的日本人》以“由外到内”的西方视角,剥茧抽丝般镜像出日本“由内到外”的民族特质,并由此投射出一个迷雾散尽的真实日本。 ◆ 《菊与刀》开启世界了解日本的大门,本书引领读者深入日本文化的隐秘腹地。 如果说《菊与刀》从文化的表层对日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外部考察,那么《面具下的日本人》则深入日本文化的内部,探索日本人性格中“光与暗”两面性的成因,并借助通俗文化的代表——电影、文学、漫画、戏剧,来诠释“光”之背后“暗”的萌芽、滋长和繁茂,这是日本文化通俗粗陋的一面,也是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一面。 ◆ 以崭新的解读视角,融百家之言,成就现代日本学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范围内的日本文化研究,以《菊与刀》为滥觞,以《面具下的日本人》为顶峰。吸收、融汇各家论述的精华,以独到的视角深入阐释了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日本文化的真相,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日本学专论”。 -
罪孽的报应
德国有心结,一提到犹太人,德国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猛增。 君特·格拉斯说,“有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回忆,德国就应该永远分裂。” 倘若说人类史上最黑暗的篇章是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德国人总体而言可谓应对自如。战后德国人曾经“无力哀悼”,然而如今,对国家罪行的内疚转化成一种美德,对比某些国家的死不悔改,甚至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标志。 日本缺心眼,正如麦克阿瑟所说,日本人在政治上就是个十二岁小孩。 原文部省大臣藤尾正行曾这么说:“日本近代史上没有令人羞愧的篇章。” 有了广岛和长崎原爆造成的冲击,日本人在谈论战争罪时,感到有资格反戈一击,指责“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保守派首相依然年复一年地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而形形色色的委员会把教科书里有碍爱国自豪的史实一概阉割干净。 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
零年:1945
《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这一变革的规模几乎难以想象。纵观全球,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饿殍遍野,人口大幅衰减,生活颠沛流离。人们开展了大范围的无情报复。与此同时,难以估量的损失已成过去,光复掀起了无以伦比的喜庆狂潮,人们前所未有地纵情欢乐。1945年的一系列事件孕育了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战胜者将社会、文化和政治“再教育”强加给战败者,力度之大,几乎史无前例。这种做法多半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正如伊恩•布鲁玛向我们呈现的那样,以事后之明来看,这些举措实际上还是较为开明、人道和有效的。 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书中,作者信手拈来地谈及亚欧两地的影视艺术作品。也许没有人比伊恩•布鲁玛更适合撰写《零年》这本书了,这是他的力作。 -
伏尔泰的椰子
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顾拜旦、德工威廉二世,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欧陆不同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被伊恩·布鲁玛组织到一起;他们或是深切的“崇英者”,或是“仇英的崇英者”。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有着令人歆羡的自由贸易、 远征探险、自由和理性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还有教育“特产”公学及其培养的“英国绅士”。三百多年来,崇英风尚吸引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个国的自由主义者,“英国性”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然而作者也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象的产物,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是那些充满幻想的,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梦想因幻灭而暗淡了光彩。 伏尔泰的椰子是“理性”十字军征讨的战旗,它是启蒙哲学普世主义的特产,也是一本好书的题目。伏尔泰以及其他一些欧陆人士与英国的因缘、纠葛和嫌怨是本书的主要话题。全书共十五章,第—章《丘吉尔的雪茄》带出作者的童年,然后纷纷登场的人物有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瓦格纳、犹太复国运动开山赫茨耳、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国国王威廉二世、希特勒、德裔英国艺术史家佩夫斯纳(皇皇五十卷《英格兰建筑》编撰者)、经济学家哈耶克等等,全书以“最后一个英国人”依赛亚•柏林作结。书中既有欧洲旅英人士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的评论,又有莎士比亚、托马斯•阿诺德博士(十九世纪拉格比公学校长)和名演员莱斯利•霍华德等英国人在欧陆的影响。作者征引宏富,夹叙夹议,自嘲中屡有新见。他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像的产品,写来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