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友集
這部《會友集》收集了我近二三十年來為友人著作所寫的序文。其中絕大多數作者是我相交已久的,但也有少數尚無緣識荊,只能算是「神交」。我生平不會寫應酬式的文字,友人向我索序,我必儘可能以敬慎之心回報。首先我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其次則就我所知,或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發揮,或從不同角度略貢一得之愚。但無論從什麼方向筆,我都堅守一個原則,即序文必須環繞原作的主題發言。……用這種方式寫序當然是比較費力的,往往逼使我去進行一些獨立的研究。但是我也在寫序的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知識的樂趣:經過比較深入的探索之後,對於歷史和文化的某些特殊方面,我的認識從含混變為清晰,有些問題獲得進一步的澄清,有的基本概念則得到更有系統的整理。我的序文對友人有無涓滴之助尚不可知,但我受到他們著作的激勵則是千真萬確的。 〈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句詩不妨借來說明為相知寫序的心理根源。若改用《易經》的語言,求序者是「同氣相求」,寫序者則是「同聲相應」。 書名取義於曾參「以文會友」,紀其實也。 —— 余英時 -
重尋胡適歷程
從1917年到1962年,胡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廣闊,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在胡適個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階段,一向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他的博士學位問題,他的西洋哲學素養,他對毛澤東的影響,他和蔣介石的關係……隨著《胡適日記全集》的出版,其中有些問題已能夠獲得比較明確的解答。 本書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胡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者予以澄清,讓胡適自己說話,盡量還胡適一個原來面貌。 -
東漢生死觀
本書是英時先生對於東漢民間生死信仰的考察,尤其是以「魂升天,魄入地」為代表的靈魂觀念,並強調中國人並不是等到佛教傳入才產生地獄觀念的。 導言 一、 思想史及其若干問題 二、 方法與目的 三、 材料 第一章 生與不朽 一、 生的重要性 二、 長壽和不朽 三、 求仙的世間轉化 四、 民間思想中的「神仙」觀念 五、 小結 附錄:漢代專有名詞中的長壽類用語 第二章 養生長壽 一、 士人中的養生風氣 二、 養生術與求仙 三、 人的「命」與「壽」 第三章 死與神滅的爭論 一、 死亡的自然主義態度 二、 死後生活的流行信仰 三、 神滅的爭論 參考書目 Ⅱ. 早期中國來世觀念的新證據——評魯惟一的《通往仙境之路:中國人對長生的追求》(1981年) Ⅲ. 「魂兮歸來!」——論佛教傳入以前中國靈魂與來世觀念的轉變(1987年) 複禮 魂和魄 來世信仰 陰間:魂和魄的各自住所 仙的出現和來世的重建 -
余英时文集 第十一卷
《余英时文集》第十一卷《论学会友》为余英时先生的序文集,收录《〈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序》《从“游于艺”到“心道合一”——〈张充和诗书画选〉序》《重版汪精卫〈双照楼诗词稿〉序》《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等文。余先生这些序文多为故友新朋的著述而作,或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发挥,或从不同角度贡献研究心得,或向读者推介原著作者,皆敬慎为之,往往能把问题推广到更为深广精微的程度,展现深厚的材料功力和敏锐的思想锋芒,真正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由真诚交流的作序境界。 -
余英时文集 第八卷
本书是《余英时文集》的第八卷。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所谓“中国情怀”其实就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本书涵括甚杂,基本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文化评论,一是红楼梦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对戊戌政变的反思,对西方思想动态的解读,对红楼梦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对侠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讨论,等等。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和温情和对传统文化再现的忧心忡忡。作者治学踏实严谨,立论有据,文字深入浅出,平常式的语言中蕴含着真知哲理。 -
余英时文集 第七卷
本书是《余英时文集》的第七卷。内容涉及余英时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一部分文字,具体包括“到思维之路”、“文明论衡”和“文化评论”三大部分。本书各篇文字都是以整个文化中国为对象,作者所关怀的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前景,因而,文字中虽有关政治的部分,然其基本立场是文化的。文化中包含了政治,同时也超越现实政治,是本书的一个中心论点。本书所收的文化评论都是在“中国情怀”之下写成的。所谓“中国情怀”其实就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