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籁居闲话
《秋籁居闲话》为著名古琴家成公亮先生的散文选集。作者在书中以他音乐家的敏感心灵,书写故乡的风土、国外出访音乐节的经历以及一些与音乐有关的人和事(如《故乡磬山寺录音记》等),文笔流畅,真挚自然,而又蕴含人生的感慨。 -
条畅小集
本书分“说琴”“读书”二什,而略重于古琴。前者为包括原刊《万象》《文汇报•笔会》在内的、较为通俗可读的古琴文章,内容涉及琴事的梳理、琴人的钩沉、琴器的鉴定、琴曲的感悟、古琴文化的评析。后者谈林则徐蜡像、谈陈师曾佚著、谈口述史撰写、谈林徽因佚文、谈卞之琳往事,谈《孙子兵法》……涉及国学、新文学、艺术史,范围稍广,但仍以书为中心。刘歆《遂初赋》云:“玩琴书以条畅。”乐琴乐书,故得此《条畅小集》。 -
民国古琴随笔集
本书搜集了民国时期以白话文写就的关于古琴的随笔十一篇,作者有作家、学者、琴人陈西滢、李济、周作人、庄剑丞、辛丰年等。这些文章记述人事,论说琴乐,出入今昔,参差可喜。由于散落各处,多为重新挖掘面世,过去未为古琴爱好者及研究者所重视。文言文及研究性文章,则不在本书体例之内。 -
古琴曲集
《古琴曲集》(第2集)讲述琴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乐器了,如在孔子整理过的、我国最古的民歌集《诗经》里,就有许多诗篇把琴和其他乐器并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而且从那时起,就出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关于琴的故事,有些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这些事实说明了在很早很早以前,琴就已经在古代人民音乐生活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到了唐代,就开始把记载指法的文字谱简化为今天通行的“减字谱”。明、清两代,刊印了大量琴谱,使许多古代琴曲得到完善的保存和流传。目前我们不但拥有成千的古琴曲谱,而且有些琴曲还一直活在今天古琴家的手中,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古琴的演奏来欣赏古代音乐的成就。 -
琴曲集成
-
神奇秘谱
《神奇秘谱》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最高。 《神奇秘谱》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歷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世有二谱』。编者通过比较, 『以是谱为正,故取之』。又如宋代『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而编者则采用了『不分段数』的唐代传谱。这些古谱当时已经无人传授,所以编者未能为之点出句读,其谱式和章法都保存有更多的古代特徵。 中、下卷称《霞外神品》,收四十八曲。这些传谱是编者『昔所受之曲』,其中有源於汉代的《雉朝飞》、《楚歌》;有据晋代笛曲改编的《梅花二弄》,有传自南北朝西曲民歌的《乌夜啼》,有唐代流行的大、小《胡笳》,还有宋代浙派名师郭楚望的《涌湘水云》、毛敏仲的《樵歌》等。这一部分作品曾经长期活跃於古代琴坛,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编者通过师承授受,具有实地演奏的体会,所以『俱有句点』,其谱式也与上卷多有不同。这两卷命名为『霞外』,是因为宋代浙派有一部规模巨大的《紫霞洞琴谱》,收四百馀曲,在它的影响下,元代编有《霞外琴谱》一书。标为『霞外』,表示它直接渊源於共宋、元浙派,继承丁歷史上声望最高的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