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评人手记
邵奇青,沈次农
随着国内演出市场的日趋火热,对音乐评论来说,已经面临着一种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各类媒体上,电影、文学、体育、戏曲、娱乐等各个文化领域内的批评和评论都相当活跃,唯独严肃音乐还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平静,除了演出前的百字告示和演出后的“众赞歌”外,我们听不见其他声音。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曾经说道:“音乐评论人最重要是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我希望能经常看到实事求是、说真话的文章。有些评论文章就非常好,好在它对我的批评,它使我记住这些批评而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益求精。为此,我非常感谢这些为数不多的音乐批评人。”媒体显然没有突出更好的评论体系的影响和作用。古典音乐评论人尚在演绎着“鸡肋”的角色。到底是否需要音乐评论人?评论人的生存状况如何?这些问题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地步,并因此影响到中国音乐发展之根本。正如杨燕迪教授所说:“用文字说音乐,能够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为好,以及文字是否真的能说出听音乐本身得不到的东西,这都是些悬而未决的疑难。”乐评的“能够说”与“不能说”,再加上“程度”,这就是国内乐评的郁闷现状了。 本书作者陈志音、韩斌、蒋力、景作人、金兆钧、李澄、李严欢、刘蔚、刘恩惠、刘靖之、刘雪枫、倪绍陆、任海杰、邵奇青、沈次农、施雪钧、史君良、夏宏、杨圣捷、杨忠衡、张克新、赵世民、郑安平、郑延益、周凡夫、朱军等分别来自京、沪、港、台等不同城市和地区,从事着作家、教师、医生、商人、公司职员、报社记者、杂志编辑、音乐表演、退休干部等各种音乐批评圈无关的职业,他们的业余时间,除了挖空心思收集唱片,就是出没于大小剧场和音乐厅,以欣赏音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报刊杂志、网络论坛、博客和日记中,抒发自己对于音乐作品、音乐风格、流派、音乐家、音乐书刊和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见解、评价和感受的“业余”乐评人。就如蒋力先生所说的一族:“乐评人的称谓和概念都比较新,这是相对于音乐评论家而言。对乐评人的要求一直没有像对音乐评论家那么高,所以时下的乐评人似乎多于音乐评论家,社会影响也略大于音乐评论家。这个影响,有好有坏,有正面有负面,无法一概而论。乐评人没有组织,没人发工资,稿费高低不等,做这档事的人,大多应是出于爱好,或者说还有点责任感和正义感。”并且,“作为乐评人,也有苦恼,这就是辛辛苦苦写出文章,自己或许还比较得意,到了报刊版面上,却有可能被编辑删改,断章取义或原意走样。读者对你的乐评的理解,本来就因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读了这样的文章,就更易产生歧义,那真是有嘴难辩,有苦难言。” 在本书中,“业余”乐评人们不仅描述了自己的爱乐生活和与乐评结缘的经历及其中存在的困惑和疑虑的思考,并代表着自己的职业身份、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对音乐批评的本质和现象、功能和使命、音乐批评人自身应有的气节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音乐评论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观点鲜明的探讨。这些信息和内容既能使广大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他们身边的乐评人,也能对音乐评论本身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本书不是一本乐评理论学著作,也不可能解决由现状而引出的各种问题。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通过这些作者对音乐评论本体面临的问题,通过阅读这些客观生动的阐述,可以了解到聆听一场音乐会、采访一位乐坛人物、完成一篇重要乐评的种种细节。每一位乐评人在书中所选撷自诩代表性的评论文章,不仅是乐评作者个人风格的展示,同时也代表了目前中国“业余”乐评人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