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凡诺夫·海鸥
本丛书将契诃夫戏剧作品的优秀中文译本结集,分四卷出版。本卷包含名剧《海鸥》和《伊凡诺夫》。喜剧《海鸥》描写乡村富家少女妮娜的爱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高翔着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的第一部戏剧力作。 -
想见看见听见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命中所有的“想见,看见,听见”。 第一章“想见”,怀念故乡风土、童年往事、异族民情,历数自己从一个宜兰乡村木匠家的孩子走上摄影之路的来龙去脉,浓缩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与不同人群的生存景象; 第二章“看见”,介绍方大曾、庄灵、吕楠等华人摄影师及其作品,以他始终行于时代之先的艺术眼光和文化敏感,捕捉这些暂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摄影天才之灵光; 第三章“听见”,是“非主流”的书评与乐评,藉由书籍与音乐,追溯自己与创作者的缘分,从“诗人摇滚歌手”科恩,到瑞士摄影大师罗伯•弗兰克,书写独一无二的“私人艺术史”。 本书同时收录近50幅阮义忠摄影作品及方大曾、吕楠等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读者可从中一窥“摄影教父”镜头背后的故事,与其拍摄的黑白影像相互映衬,图文共赏,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旅。 -
人不单靠面包活着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卷轶浩繁、具有世界影响的长篇小说、政论和文学评论以外,还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信。这些书信提供了作家在各个时期的创作、思想、社会活动,甚至作家个性的宝贵材料,无疑是他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选译了他的二百多封书信,内容主要涉及作家的创作、文艺观、政治思想和个人经历中的重大事件。 -
无羽无毛
本书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文集,包含他于1972年至1975年间创作的16篇小品文和两篇剧本。 书名取自艾米莉•迪金森的诗句“希望是有羽有毛的东西”。作者改为“无羽无毛”,戏谑地表达他无望的悲观想法。文章大多为对名家名作的戏仿,如《早期随笔》一文模仿培根的《随笔》讨论死亡,《印象派画家若是做了牙医》一篇仿写凡•高和哥哥提奥的通信。 作者以一贯的尖刻幽默笔吻,探讨着爱、性、死亡、信仰等话题,让人捧腹而又警醒。 -
心事如山
这是一部登山史,更是一部人类与高山的情感史。 作者从童年时在外祖父母家捉迷藏的乐趣泛起涟漪,渐渐扩散到月夜里无心翻起有关登山书籍时的心潮澎湃,继而讲到亘古至今西方想象世界对高山由厌恶转至亲近、由亲近转至痴迷的历程。其间,有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现代社会追逐速度与效率的幽默质疑,对地质学理平易近人的解释……在半是写实、半是评述的叙写中,麦克法伦带我们穿越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回溯有关高山的科学、文学、哲学历程,将人类高山情愫的微妙变化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同于以往的探险类作品,《心事如山》不仅包含了令人血脉喷张的登山故事,更有对科学、文学、哲学的探讨,还在自己和他人的登山途中,为我们捡拾了许多有趣的文人旧事和登山者的怪癖,“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甚至可以说开启了一种新的文体”。 —Why do you want to climb the Mount Everest? —Because it is there. -
探讨别集
《探讨别集》收录散文三十五篇,是博尔赫斯对他钟爱的作品、钟爱的作家的评论集。他由秦始皇焚书谈儒家经典的流传,在卡夫卡的小说里追踪卡夫卡的美学先驱,从济慈的诗句中找寻个体与群体的时空联系,从霍桑和爱伦•坡那儿发现幻想与真实相碰撞的心理轨迹,这些不囿成见的审美认识显示出超前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