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
《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内容简介:大多数的励志书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是那些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沦为“万年科员”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埋头苦干,努力工作,一步步爬上职场顶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你试图在被定义的过程或模式中获得提升,如果你不试着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去“迎头赶上”,或者忽视了那些对自己的成功有帮助的知识,那么你就必须忍受漫长的等待,并且你的能力一定要比竞争对手更强。那些在超车道上行驶的追求成功的人们可不能容忍这些。他们根本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论资排辈上。他们不希望在50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基层部门的主管,而是希望在40岁的时候成为老板。《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的作者沃尔夫冈·舒尔、冈特·维克以自己在世界500强公司的职场经历,手把手地教你走好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步,让你的职场走直线,人生走捷径。 《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是一本世界500强企业职场升迁的自传体小说! -
知识不是力量
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如何分辨两者,还需回归教育本身。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反省的教育,恐怕也站不住脚。作者身兼双重身份——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师生与课程,将中美教育对比这个庞大的话题拆解为点点滴滴的日常记录,以朴素好看的文字破解当下教育的沉默与困惑。 “‘卧底’美国教育,试图借鉴的人似乎并不少。但不管是在宏观或微观的层面,一些教育者(包括家长)对美国教育的借鉴仅停留在方案和技巧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引进,结果自然淮桔化枳,不伦不类。学其方案而不解其因,就好比买个水龙头带到沙漠,别的什么也不做,却指望一拧就能出水。在和外部世界交往的时候,我们常听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这种思维有时候让我们忙于追逐方法上的奇技淫巧,忽略背后的思路和道理,故而往往停留在交往的表层,无法深入。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当然,我们也不应自卑,希望全盘照搬另外一个外来体系。教育事关人的思想和内心的很多东西,和人性一样复杂。没有一个体系,可以打包得齐齐整整,去完全替换另外一个体系。而比较与对照、反省与改进非但必要,甚至应该常规化、制度化。”(南桥) 最近常写专栏的人中,徐贲和南桥的文章我比较愿意仔细读,前者是成名学者不论,后者很年轻、观点也不尽成熟,但那种闲适、自信但不压迫人的风格看起来比较舒服。 ——安替(哈佛大学尼曼学者,专栏作家) 南桥真正理解中美教育的本质和异同。他的随笔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诙谐幽默中蕴含了真知灼见和一颗赤诚之心。 ——雷静博士(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亚洲教育手册》、《电子铅笔》的作者) 如果说作为译者的方柏林是一个好演员,以精确的字句传达原文之美;那么,作为作者的南桥则像是一个好导演,以亲切的画面,传达他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观察和反思。本书讲的虽然是严肃的教育话题,却如同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张文武(东西网总编) 在中国,教育问题是关注人数最多的话题;在中国,教育问题也是最令人绝望的话题。 南桥有理性,有见识,也很有耐心,掰开了,揉碎了,讲的都是共识和常识。因为他是父亲,不是中国的教育官员,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而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徐晓(作家、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南桥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译者,他生活在美国,充分利用了他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不论作为一个学者或是父亲,他总有独到眼光,让人从多重视角去理解美国文化。南桥的判断力敏锐,故而其视点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触之中,他心态开明,心底良善,这也使得他的观点充满关切,且趣味盎然。 ——埃达维娜•彭达维斯博士(作家、诗人、特殊禀赋教育教授) 南桥是和我有过合作的翻译中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思维敏锐,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他也是一个跨国型的人物,对于中国、美国、爱尔兰文化都涉猎深广。和他合作期间,我发觉他能自如而优雅地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我恭喜他开始出版自己的图书,我相信,他身上和我商谈翻译时所体现的那些品质,也一样会他自己的书里体现。 ——科伦•麦凯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 南桥的写作能力会让大部分人羡慕。他十分熟悉中美两种文化,笔调轻松,风格鲜明。他的文字幽默、精妙、尖锐、轻松,行文中还能看到各样文化地标,这一切将他从一些自以为熟知中美文化的写手中区别出来。他为中美文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理查德•查瑞特(麦格雷戈家族探险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