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本书从准实土卫所和建置沿革入手,探讨明代卫所的行政区划制度。第一章以普遍统计,归纳沿海卫所的政区形态;第二章选三种现象,观察边地卫所的实土程度;第三章选四项疑难记载,考证建置沿革;结语则推论明代卫所乃至全体政区的基本模式。本书结论倾向于对史实的简单化理解:都司卫所为省府 州县的辅助政区系统,建置沿革的复杂记载背后往往是简单史实,明代政区体系可以视为一个遵循直隶/分管模式的圈层结构。此外,本书草创一份明代方志工作目录,以裨读者。 -
历代会要汇编-全十四册
《历代会要汇编(套装全14册)》是以战国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由于会要内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历史资料较为丰富,可以弥补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通过《历代会要汇编(套装全14册)》,读者可对有关战国的典章、文物、故事等有一定的了解。 -
杜家骥讲清代制度
《杜家骥讲清代制度》主要讲清代制度,不以鸦片战争为分期局限,由清初至宣统年间的制度一并讲述。开课时,因听讲者有一部分是明史及中国古代史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所以适当加进了明代制度的内容,且有些内容又联系整个中国古代,曾以“明清制度”为课程名称,但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与主体的清代内容不成比例,因而此次出版将课程名称改为“清代制度”,至于书名,是出版社为这套丛书统一规划的名称。 -
明代黄册研究
黄册制度是明代户籍与赋役之法的一种基本制度,历来受到学者重视。尤其30年代以来,考证研究颇盛,不乏名家论著,几乎成为明史的一个分支学科。然而,迄70年代末,学者并未见过黄册原本,所论大皆据史书、地志有关记载,南京黄册贮藏库的专志《后湖志》,以及明清人士对黄册制度的评议等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固丰,足资系统论述,而难于实证。原来黄册内容,主要是按户分列人丁与事产,以及两者在每十年大造期间的增减变动。其特点在于项目具体,而每项必有数据,可形成历史变量。学者既未见黄册原本,所论亦多是黄册制度本身及其兴衰变化,鲜能利用黄册资料特点以验证史书记载及作计量分析,来考察当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问题。 本书中,作者研究的各项结论都具有新颖性,都可作为一家之言,供学者研讨。作者治史的方法,即档案文书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是极好的,就当提倡和推广的材料。 本书为2007年10月第3次印刷。 -
再造封建
中國中古時期的「封建」,與西周的「封建」,乃至於現代認知的封建,實為不同的概念;本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封建制度與政治秩序,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書以爵制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涵,以及爵制與政治秩序的關係。中國中古封建體系,名義上遵循西周封建制度,實際是經由戰國兩漢以來儒生、士人不斷追溯重構,形塑出一套關於西周封建的「歷史記憶」。中國中古封建以王爵與五等爵替代西周諸侯,建立天子冊命諸侯統治封國的架構,並藉由儒家經典與漢魏故事,制定專屬諸侯的「開國」制度與「茅土」儀式。各王朝也藉由冊封周邊勢力,建構天下秩序,彰顯政權居於天下共主的地位。本書不僅關注封建體制的具體實踐方式,也重新考察中國中古時期的政局與制度變遷。 -
中国古代制度略论
郑钦仁主编的《中国古代制度略论》主要讲述中国历史各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安排,如官职制度、宰相制度、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并对这些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对后世的影响启示逐一进行深刻分析。文章均出自台湾一流制度史学者之手,专为对历史有兴趣的普通读者写就,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毫不艰涩。读毕全书,读者可期对中国古代制度史有一精炼认识,从而在考量中国大历史时更具别样体悟。《中国古代制度略论》为了解中国古代制度史的一本上佳入门通识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