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Why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ake place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and not elsewhere in Europe or Asia? In this convincing new account Robert Allen argues that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successful response to the global economy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He shows that in Britain wages were high and capital and energy cheap in comparison to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sia. As a result, the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the steam engine, the cotton mill,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coal for wood in metal production - were uniquely profitable to invent and use in Britain. The high wage economy of pre-industrial Britain also foster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ince more people could afford schooling and apprenticeships. It was only when British engineers made these new technologies more cost-effective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a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ould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
Sugar and Society in China
-
日本經濟史
本書堪稱日本馬克思經濟學發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時也是現今學習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的重要入門書,幾乎所有立志研究近代日本經濟史的學者都曾讀過此書。 書中共分成七章,包括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律令制社會與莊園制社會、幕藩制社會的構造與展開、近代日本社會的形成、日本資本主義的確立、日本帝國主義的展開、現代日本社會的歷史位置……等。對近代台灣經濟史的研究而言,無論是殖民地時代或1950年代以降台灣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日本經濟的變遷及日本資本主義階段性格,書中所提示理論框架建立的方法論或所陳述的史實,皆有直接的啟迪與助益。就這層意義而言,本書應可說是台灣經濟史研究的必讀書籍之一。 -
纳粹德国经济史
本书写于1946年,1971年再版时,著者根据史实对个别内容作了修改。 本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德意志帝国建立至民族社会主义掌政时期德国经济的演变;第二部分研究德国经济的结构;第三部分讨论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第四部分研究纳粹统治下德国经济的演变。著者试图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考察纳粹制度下的统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纳粹的经济和国家是民族社会主义性质,还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著者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对原料和市场的极力追求以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引起的列强角逐,是世界动荡的根源。本书原名为《纳粹制度下的德国经济》,鉴于书中主要叙述德国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占统治地位和经济崩溃的过程,其实是一部纳粹德国的经济史,因而中译本更名为《纳粹德国经济史》。 本书对研究1930至1945年德国的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
食鹽是南宋時期重要的商品,鹽利則是當時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這項收入,來自政府對此一商品的專賣,即所謂「鹽榷」,從生產到運銷,都由政府控制。在掌控產銷過程的情況下,政府以高出成本甚多的價格,出售食鹽,取得豐厚利潤,成為所倚仗的財源。所以能夠如此,在於鹽產地有限,有限的產地卻又能產出豐富的產品,而食鹽為民生必需品,消費人口眾多,政府因而謀求以獨佔的方式,獲取利源。 本書所收各篇論文,以南宋鹽產區與行銷區的劃分為依據,對鹽榷作分區的探討,重點在於各區產銷規制、施行實況的異同與演變,及鹽戶、鹽商境遇的變化;最後跨越不同鹽區,討論規避政府控制的私鹽,以及南宋政府如何為確保榷入而防治私鹽。全書旨在究明,在國運興衰、吏治良窳、財源劃分、地理環境、經濟景況等因素影響下,鹽榷與南宋財政、民生的關聯。 -
中国经济史 (上下)
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元体制时期,对于各个体制的政经制度、社会环境、公共政策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评估其财经得失。除了根据具体史实从一 般经济理论观点予以评论外,还提出了地盘成本(保障成本)及制度成本的概念,以作为衡量得失的标准,对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极有价值。 说到本书有七八十万字,可能有人问到,写本国经济史何必花这么大篇幅? 答案是本书系采用“大历史”写法,即除经济事务外,尚论述政治、社会的背景。所以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人的读物,亦可作为通史与断代史学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