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常识(精装珍藏版)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建筑学入门读物。
-
我们为何建造
我们或许正身处建筑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代:成片的摩天楼可能一年之内就被更新,大批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涌现,建筑师则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认知。《我们为何建造》重点探讨了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并以此为主线,串起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从久经沧 桑的埃及金字塔,到命运多舛的世贸大厦;从宏伟规整的欧洲宫殿,到幽静神秘的日本庭院。穆尔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涵,也为人们体认自身提供了一面镜子。
-
★ 建筑不只是冰冷的物质躯体,它也蕴藏着时代与人心的温度。
-
-
【精彩引文】
“建筑始于其缔造者的欲望,不论是为了安全、庄严、庇护还是归属感。建成后,它会影响其体验者和使用者的情感,而他们的欲望继续塑造并改变着它。欲望和情感是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
-
“特定的欲望和感情是建造的动力,并且影响着对建筑的体验。它们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性、对权力或金钱的追求、家的观念、对人生苦短的感悟——这些是清晰明确的,在建筑中有着明白无误的表现。”
-
“建筑设计如同时尚、美食或爱情,精工细制,在生存中不可或缺。它装饰着居所,就和其他几样装点着服装、食物和后代繁衍一样,如果它真的是一种装饰,也是缺少了便会让人们很难生存的那一种。”
-
“城市之中到处都是功能并不完备的建筑,它们是梦想、抗争、预算或往往与正式目标并不相符的规划所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中的一些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如果没有了它们,继续在这些城市中生活,也不会再有意义。”
-
-
【媒体评价】
《我们为何建造》思想深刻、文笔优雅,任何对建筑感兴趣的人都会被它吸引……它的魅力,得益于穆尔简练的文体,以及多年撰写建筑评论的经验……穆尔的论点很有说服力,但并没有自视为规范,他长期对建筑与人性进行着敏锐的观察,而该书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成果。
——《观察家报》(Spectator)
-
穆尔在《我们为何建造》中带着优雅、远见与智慧所探究的,是建造的欲望,是推动这项活动的种种情感,是人们对美、纪念性、自我展现和某种不朽的追寻。
——《新人文主义者》(The New Humanist)
-
穆尔的作品总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其语言简练直白,其案例分析充满创新与启发。穆尔相当了解,该如何把这些神圣的庞然大物生动地呈现在书中。
——《旗帜晚报》(The Evening Standard)
-
穆尔可谓是妙趣横生,他能让那些喜欢鲜活语言和深刻金句的人,感到回味无穷……《我们为何建造》优雅而又睿智,有时还带着一丝18世纪的性感,这是一本个性鲜明的书,它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每日电报》(The Daily Telegraph)
-
《我们为何建造》生动而睿智,它讲述的是,当其他非建筑领域的因素——诸如资本、性、家庭生活,以及功能的变化——与建筑这门会不时自认独立纯粹的学科相遇时,会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
——《卫报》(The Guardian)
-
《我们为何建造》是对我们栖居于世界的方式的一曲赞歌,它也解释了为什么“好的建筑”一直在变化。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
《我们为何建造》展现了智慧与涵养,关于建筑中所凝聚的顿悟、荒唐和人性,作者饱含热情地给出了许多观点。
——《独立报》(Independent)
-
理想的城市
◇29座建筑,15座城市,十年漂泊,一道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背井离乡。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重归故里。最终,还是会在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度过一生
◇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一座理想城市
◇一位旅德建筑师的旅行笔记
◇穿梭于城市森林,或行走,或停留,或凝望,或思考,出国十年的唐杰,视线始终不离建筑。那些由线条、色彩构筑的力量与美,是城市的眼眸,也是历史之脉搏。他将这些散落于世界各国的建筑,以城市为索引串联起来,用文字探照隐藏其中的秘密和故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理想的城市,而我们的城市生活,也因那些理想的建筑而获得一种庄严和体面。
◇这一路上满心欢喜,是因为风景美丽,也是因为你
-
Are We Human?
The question Are We Human? is both urgent and ancient. Beatriz Colomina and Mark Wigley offer a multi-layered exploration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design and rethink the philosophy of design in a multi-dimensional exploration from the very first tools and ornaments to the constant buzz of social media. The average day involves the experience of thousands of layers of design that reach to outside space but also reach deep into our bodies and brains. Even the planet itself has been completely encrusted by design as a geological layer. There is no longer an outside to the world of design.
Colomina’s and Wigley’s field notes offer an archaeology of the way design has gone viral and is now bigger than the world. They range across the last few hundred thousand years and the last few seconds to scrutinize the uniquely plastic relation between brain and artifact. A vivid portrait emerges.
Design is what makes the human. It becomes the way humans ask questions and thereby continuously redesign themselves.
-
建筑的声音
“建筑不应追求形式,而要从感觉入手。”
《建筑的声音》是建筑大师隈研吾生涯首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近10年来32件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建筑不只是各种建材的堆砌,而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用声音表达自己——啪嗒啪嗒、沙啦沙啦、骨碌骨碌……隈研吾用这11种声音概括、剖析了自己近年来的代表作品——莲屋、九州艺文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这是超越文字定义、突破形式局限,源于感觉最原本、最直观、最诗意的表达。全彩图文让你跟随隈研吾回到建筑现场,看到建筑的同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另外收录作者长篇访谈,以及32件建筑作品的所在地、竣工年份、用途、构造等大量信息。
-
找到家的好感觉
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建筑,只有随时光一起慢慢成熟、日渐美好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村好文、竹原义二、伊礼智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三位住宅设计师,以为人们设计美好的家为终身职业。三人与美食、 美酒、美景为伴,各自拜访了对方的经典代表作。在这个过程中,诚恳畅谈各自的建筑艺术和设计心得。
中村好文的代表作,是“月屋”。为了减少工业垃圾,不让山崖受损,他选择保留原建筑的混凝土面板,不在上面凌空架起一栋轻巧的木结构平房。白天,窗外的红松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夜晚,拉开窗就是“价值百万美元的夜景”。
竹原义二的代表作,是“101号屋”。这也是他自己的家,这栋看起来非常“豪宅”的建筑,是用胡桃木、红紫檀等18种阔叶木材建成,然而这些名贵木材全是竹原义二从木材店低价购买的残次品。30坪的地皮很狭小,却支撑起了宽阔的立体空间,置身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风的流动。
伊礼智的代表作,是“东京沙龙”。这栋标准化设计的巅峰之作,将所有精力用于塑造细节。整栋房子竟然没有一条天花线,圆润的线条让人感觉到墙壁的厚重。在建成之后,有400多位建筑师慕名前来参观。
三位住宅建筑家都认为,让居住者爱上自己的家,正是他们的工作。
追随三人,找到家的好感觉。在随人生和时光一起成熟的美好住宅里,感受真正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