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新
-
干校六记
-
碎片上的女人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女性和历史的现实主义力作。 小说以一个男孩寻找母爱为线索,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类型的女人的命运和遭遇,以及她们对他的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 他所寻觅的母爱,从开始就是摔碎的镜片,那些女人是其中的一个个碎片:妈妈(自私),奶奶(善良),英丽姐(姐弟恋),宁慧心(纯真),燕英姿(无畏),马芬娜(放荡),七婶(偏执),梅阿姨(诱惑),汪春花(宽容)……这些女人连缀一起,凑成了他想象中的母爱的影像。 小说以20世纪50~70年代的城市底层生活为背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图景:饥饿、谎言与残酷相交织,精神生活枯竭,人的尊严的丧失和对人隐私的践踏。 -
Chinese Poster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produced thousands of powerful social and political posters exhorting the Chinese people in a sweeping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se brilliantly colorful images of cultural celebr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volutionary heroes were displayed in homes and public spaces across the country.Chinese Posterscollects more than 150 of the most striking of these posters and offers background on 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and production. An essay by Ann Tompkins provides a personal account of living in Beijing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树上的日子
20世纪60年代至叫70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全国两千多万知识青年先后置身于这一浪潮之中。正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全国各地先后有十多万的知青告别故乡、告别亲朋好友,加入到海南农垦的队伍中来。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纷至沓来之时,正是海南农垦创业的艰辛时期。十多万知青大军动手盖房、种菜、开荒、种植橡胶……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浇筑了海南农垦的万里胶园。本书通过一位海南农垦知青的自身经历,追述了1968年前后作者在广州的生活及海南知青生涯,以平实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广州风情画和海南农垦知青战夭斗地激情燃烧的历史长卷。 -
中国知青史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分析和叙述了“文革”前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安置政策出台、演变和形成的过程。作者明确指出了以下三点:第一,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出台,不仅出于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的考虑,而且与建国后几乎每一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紧密相关,是各种政策施行造成的结果。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计划经济的背景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 第二,“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国家劳动力调配工作的重要一环.旨在为无法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开辟新的就业道路。但无论作为一项安置工作,还是以后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从指导思想和具体运行机制上,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采取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做法。 第三,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明确区分知青。并对他们作出分别研究。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知青安置成为国家一项专门工作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及其以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通常被人们看作是知青的主体。但从广义来说,知青还应包括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他们才是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行者,也是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批人,因此《中国知青史(套装共2册)》用大量篇幅,列举大量事实,阐述了回乡知青群体与他们的经历。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成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完成一部完整、客观、科学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仍有待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协同并进。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辛浩繁的工作。《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的资料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文革”初的红卫兵小报和印刷品;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知青办公室形成的历史档案;三、“文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与上山下乡运动相关的宣传品、文件集、资料集、统计年鉴、大事记、劳动史志、研究著作;四、知识青年的回忆录。在以上资料中,各种官方资料是利用的重点。我在研究中,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鉴定、筛选,旨在使《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原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持续达1/4世纪以上,堪称建国以来最旷日持久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时间背景的不同,使这段历史形成鲜明的阶段性。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为“文革”前阶段,从规模和走向来说,又是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从1967年至1976年,为“文革”中阶段,也是上山下乡活动演变为一场狂暴运动的高潮阶段;第三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为“文革”后阶段,又是运动急剧衰落的阶段。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主要研究“文革”以来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根据以上阶段划分,将全书分为序论和上、中、下三篇。序论部分,扼要叙述了“文革”前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历程,把这作为展开全书线索的一个铺垫。上篇《大潮涌起》、中篇《再起高潮》,将“文革”十年中上山下乡运动前后衔接的两次高潮分别叙写。笔者以为,这样编排既突出了全书的重点,也易于把握运动的动态变化。下篇《大潮跌落》,考察了运动衰落的前因后果,惊心动魄的知青“返城风”是阐述的重点。最后得出关于这场运动的若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