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社会学十讲
本书中,周雪光教授以组织研究的诸种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当今海外学术界影响至深的诸学术流派,如制度主义学派、交易成本学派、网络分析学派等对若干基本的组织现象的研究和看法,梳理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组织问题上思想交锋的焦点所在,并结合海内外大量组织现象的实例分析,指出了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犀利的学术眼光,读来令人茅塞顿开。 -
官僚制社会学
通过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和美国的社会学理论,从多种角度有机地分析现代组织的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官僚制和市民自由及人权关系问题。 -
组织社会心理学
以下定义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涉及的内容。 1. 组织“是有着共同预期的结构,这些预期是和角色密切相连的,因为角色会界定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人和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预期” 2. 一个组织“是一个可辨识的社会实体,它通过在其成员及客体中相协调的活动和关系来追求多重的目标。这样一种社会系统是开放式的,而且它的生存有赖于在更大的实体——社会中的其他个体和子系统。” 3. 组织建构首先是建立这样一个共识之上,即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这一共识被称为一致性确认(Consensual Validation),是哈里· 斯达克·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首次提出的。鲁斯·蒙鲁(Ruth Munroe)在谈到沙利文的著作时,把握住了这一短语的微妙之意,而这层微妙之意正是我们希望能将其整合入组织之中的。 -
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被公认为介绍组织研究领域文献最为详尽和最具权威的著作之一。作者充分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组织研究成果,广泛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对组织理论做出的贡献,不仅从研究者的角度,而且从组织管理者以及各种参与者乃至普通大众的视角来阐释组织理论问题,对我国组织研究学者和管理实践人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共分14章,第1章为导论,引入了三种不同的组织定义和三个组织研究的视角: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观。第2~4章分别以三个视角为主线,梳理了组织研究的历史,包括对各个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简介和评论。第5章讨论了三个视角的融合与渗透,指出它们曾经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分别适用于不同层面的分析,提出了整合三种视角的分层模型。第6~12章从组织结构、组织内部机制与过程、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组织的绩效等方面,介绍了近20年来组织管理实践的创新和组织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组织与组织活动的规律,以及对于组织现象的各种理论解释及其实践意义。第13章重回历史,对工业革命以来工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现代法人公司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最后,在第14章,对未来的实践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从一元论到多重范式、从单一文化到多重文化、从共时研究到纵观分析及历史分析、从结构到过程和分析层面、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
本书重新定义组织理论,阐述了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 第1章 导言 第一篇 奠基性主张 第2章 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仪式的正式结构 第3章 关于“铁笼”的再思考:组织场域中的制度性同形与集体理性 第4章 制度化在文化延续中的作用 第5章 社会部门组织化:系列命题与初步论证 第二篇 完善与拓展 第6章 制度、制度影响与制度主义 第7章 制度理论剖析 第8章 拓展制度分析的范围 第9章 公共秩序与正式组织的建构 第10章 把社会因素重新纳入研究之中:符号、实践与制度矛盾 第三篇 经验研究 第11章 作为专业工程的组织场域的建构:20世纪20-40年代的美国艺术博物馆 第12章 使法人行动者(公司)负责任: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市的制度建立过程 第13章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1919-1979年大公司多部门化的制度解释 第14章 制度的起源与转型: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例 C.制度因素与竞争因素 第15章 东亚的组织同形 第16章 制度变迁和生态动力学 参考文献 各章作者简介 索引 译后记 -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
《组织与管理经典文萃•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汇集了组织社会学中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新制度主义学派兴起、发展、演变过程不同阶段、不同贡献的代表作品,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这一流派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一个历时性的巡视。制度主义学派自20世纪80年代起盛行于社会科学诸领域,不同的学科里(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有着制度学派的不同版本。这本论文集选编了组织社会学中新制度学派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