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率论沉思录
数学物理学家杰恩斯的殿堂级神作
学习概率统计必读
◎ 编辑推荐
专注于概念的详尽解释,包含大量练习
提供大量生活实例和常识的解读
讲述概率统计的历史脉络和广泛应用
◎ 书籍推荐
这本《概率论沉思录》既是一本数学书,也是一本科学哲学书,还可以被看作一本逻辑学书,甚至一本生活智慧书。……如果理解其中的思想,相信读者对该不该买保险、该不该炒股、如何看待超自然现象等都会有自己更好的判断。
——译者 廖海仁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统计学的一次革新。它毫不掩饰地推崇贝叶斯理论,又非常脚踏实地,有数百个生动的例子。每个对概率统计学问题和应用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
——SIAM News
读者肯定会看到一些自己不太认同的看法,但也会有很多发现,这些发现不仅会让人深入思考我们的惯常行为,而且还让人更一般地思考其中的概率统计原理。尤其对于统计学家和其他科学家来说,《概率论沉思录》不仅仅是“推荐读物”,而是必读的一本书。
——《数学评论》
◎ 内容简介
概率论作为逻辑的延伸,是所有科学推断的基础。杰恩斯表明,概率论的应用范围远比传统频率派所设定的要广泛。本书收集了概率统计的各种线索,将概率论和统计推断融合,简洁统一,生动地讨论了其在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化学、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揭开了众多悖论背后的玄机。尤其关注贝叶斯理论,证明了当概率和客观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时,贝叶斯概率分布总会平滑地转化为客观频率分布。本书内容全面,附有大量练习。
-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全球精神疾病覆盖面已超10亿人。
比精神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污名化、病耻感和歧视:精神疾病和未成年是犯罪的“免死金牌”?患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肥胖是自我放纵造成的?成瘾是坏人做出的坏行为?
大脑中有860亿个神经元通过非常精确的连接相互交流,但这些连接可能因损伤或疾病而改变,也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无法正常形成,甚至根本无法形成。如果困扰人类的很多疾病与大脑硬件出问题有关,那许多污名化和歧视就站不住脚。
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兼诺奖得主,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综合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阐明孤独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病态行为、成瘾障碍等神经与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解析究竟大脑出了什么状况?为什么出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编辑推荐:
◎人类疾病已进入“精神疾病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精神疾病都呈高发态势,另一方面我们却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存在认知偏差。
截至2022年,全球精神疾病覆盖面已超10亿人。就我国而言,目前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已达17%,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高达17.5%,但其中得到合适诊断治疗的不到20%。我们不仅精神科相关的人才储备不够,公众的精神健康素养也很不足。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或他人是生病了,哪怕知道了往往也会因病耻感而讳疾忌医。对此,本书作者坎德尔说,“教育和科学是我们消除污名的最佳手段。”
◎本书有助于我们改写对精神疾患的认识,以更理性的方式去对待;也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精神健康素养,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应对精神疾病。
本书引入了疾病患者的真实案例,让读者可以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书内的七十余幅配图使知识更为直观,各类图表有助于读者理解生物学机制,而患者的艺术作品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他们不被束缚的创造力。坎德尔理性解析了不同疗法的利弊,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治疗”的认识,同时,他直接驳斥了各种污名、偏见,引入各方观点对读者有可能关心和好奇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让我们加深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在需要的时候更好地支持自己和家人。
◎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科学写作功力,造就“心理障碍一本通”。
市面上介绍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要么是篇幅很长的专业教材,要么局限于单一病种,主要是为患者及其家人撰写的心理咨询和自助读物;本书则以短小精干的篇幅,涵盖了神经与精神疾病的主要病种,让我们知道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各种疗法及其优势和不足,等等。篇幅不大,却有助于我们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娜丁·伯克·哈里斯说过:“一旦你了解了你的身体和大脑在特定情况下是如何反应的,你就可以在处理事情时保持主动。遇到能触发应激反应的因素,你就知道如何支持自己和你爱的人。”相信本书对所有读者来说,会是科学认识心理障碍的一本通、提升自身精神健康素养的必读书。
✨
哲学家陈嘉映、神经科学家约翰·E.道林、精神病学家徐一峰、神经生物学家仇子龙、演员陈冲跨界联袂推荐:
我曾读过诺奖得主坎德尔的《追寻记忆的痕迹》,做过推荐。从脑科学角度说,这一部《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内容更加系统翔实。坎德尔从脑科学的视角论述了心智的诸种方面,从记忆机制到艺术创造力,从身份认同到自由意志,为这些老议题提供了新洞见。我们不仅能看到心智生物学的新知如何改写我们对精神疾患的认识,而且也能借此拓展我们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浙大城市学院特聘教授
这本书回归了埃里克·坎德尔最初对人类心智及其障碍的兴趣,是一座信息金矿。书中深入介绍了认知和神经方面的大脑疾病: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坎德尔着重强调我们目前对各种大脑疾病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该领域应用的两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方法:遗传分析和脑成像。我对这本书将临床症状与神经生物学(已发现的大脑障碍的解剖和分子水平变化)融为一体表示赞赏。我向任何想了解人类对大脑疾病的探索进程的读者强烈推荐这本书。
——约翰·E.道林,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荣休教授
这是一本关于大脑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和精神病学临床科学基础的科普巨著,坎德尔写得非常精彩,让人不忍释卷。与一般科普不同的是,它同时兼具当今神经科学领域基础与临床最新进展,包括作者自己的记忆研究前沿工作,以及许多患者对自我症状的生动描绘,把一般晦涩难懂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人们日常体验的联系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分寸感把握很到位,也很好地梳理了现代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他对创造力的大脑机制的观点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洞察力。在新心智生物学的框架下,神经精神疾病、发育与遗传易感素质、学习与记忆、人类行为、意识本质、精神分析等等被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由此开启一段探索大脑与心智之旅。
——徐一峰,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坎德尔是诺奖获得者,脑科学大师,也是科学写作的大师。他曾创作过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等诸多科普名著。《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是他撰写的关于脑疾病的一本科普小书,说小书是因为篇幅并不大。对于种类繁多、原因复杂的脑疾病,即使是厚厚的大部头也很难跟大众讲明白其来龙去脉。在这本书里,坎德尔再次展现出精湛的科学写作功力,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对当前最重要的脑疾病做了精彩的“画龙点睛”。例如对于孤独症,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大脑中分管社会功能的脑区出现了异常,对于情绪障碍疾病例如抑郁症,他提出可能是由于分管情绪与记忆的脑区连接出现了异常,等等。由于脑疾病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之中,这些点睛之笔并非一定是疾病的真正原因,但坎德尔出于数十年的脑科学研究思考,确实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观点,不仅对于大众理解脑疾病有帮助,对于我们专业研究者也提供了专业的视角。对于脑科学或脑疾病感兴趣的读者而言,相信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入门读物。
——仇子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脑神经科学曾经是我母亲最感兴趣的话题。2020年她患癌症住院,我回来陪她,买了一本埃里克·坎德尔写的The Disordered Mind(即《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英文原版)。我想从中理解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病,也想跟她分享一下这个领域最新的发展。见我读书,母亲问,你在看什么书?我说,一本很棒的科普,通过研究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成瘾等疾病,去理解思维、情感、行为、记忆和创造力。
当时母亲已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阅读,因为她失去了存储新信息的能力。但我仍想借这本书跟她聊天,我说,坎德尔因研究“学习与记忆存储”,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拿过书看里面的插图。我说,这本书企图探讨人类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心灵,我们个人的自我感,是如何从大脑的物质中产生的?她说,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数百亿神经元是如何产生了意识的?不过人用意识去理解意识,能有答案吗?
那个时刻,清醒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母亲头脑的夜空。两分钟后,她完全忘记了这场对话,令我怀疑它是否真的发生过。回想起来,那是我和母亲最后一次有实质的交流。
——陈冲,影视演员、电影导演、编剧
️
媒体推荐:
埃里克·坎德尔的发现真正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
坎德尔本人在关于精神疾病与艺术创造力的一章中架起了科学和人文学的桥梁。他还试图将克雷佩林式的生物学与更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相调和,正确抨击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错误二分法,认为这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都作用于大脑。
——艾伦·贾萨诺夫,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工程教授,《纽约时报书评》
内容简介:
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综合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为我们阐明孤独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种神经与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本书首先探讨了产生我们心智的大脑过程如何变得紊乱,从而造成了困扰人类的各种破坏性疾病。研究这些紊乱过程对于增进我们对大脑正常运作的理解,以及寻找治疗这些障碍的新方法至关重要。其次,研究大脑功能的正常变化可以丰富我们对大脑运作方式的理解,比如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分化,将决定我们的性别和性别认同。最后,本书展示了生物学取向的心智研究如何开始揭示创造力和意识的奥秘,其中特别注意到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案例。
虽然很多神经和精神疾病我们都听说过,但并未真正了解,结果是我们对这些疾病和病人有太多误解、偏见与恐惧,而这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本书从科普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各种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病因是什么,病人通常是怎么发病的,症状有哪些,科学家做过哪些探索,现有疗法有哪些,其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相信多一分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就能少一分望文生义、误解乃至污名化。
-
战斗吧,蝗虫博士!
和蝗虫“谈情说爱”,就是我的梦想!
️30+无名小博士,孤身勇闯撒哈拉
开启与蝗虫“热恋”的日日夜夜
日本现象级科普神作,畅销超过250000册!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梶田隆章 倾情推荐
️像《龙珠》一样热血,和《天真的人类学家》一样爆笑!
✊哪怕努力以失败告终,也要来一场干净利落的败北。
*****
“想当一个被虫子喜爱的昆虫学家。”
儿时就着迷于昆虫的浩太郎,复读考上大学,误打误撞开始了蝗虫研究,苦读多年却发现日本根本不需要蝗虫博士。前途未卜之时,遥远的非洲爆发蝗灾,他赌上自己的人生,远赴撒哈拉,决心要实现梦想、拯救非洲!
不料,接踵而来的意外让一切陷入停滞。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研究经费即将见底,甚至险些命丧沙漠……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该如何抉择?
*****
【编辑推荐】
蝗虫“恋爱脑”前野·乌鲁德·浩太郎 今夏震撼来袭
生于日本“东北”秋田,北方人偏偏要去非洲追梦;
一心想被蝗虫啃,蝗虫看了都要大喊“变态”;
30+没钱没势语言不通,却一头扎到撒哈拉
……
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是真情流露?
欢迎收看当代博士大型爆笑、热血追梦传奇之——
“撒哈拉追蝗记!”
最荒唐的梦想,最坚韧不拔的勇气
为蝗虫赌上下半辈子,远离家乡、告别朋友,
换来后悔、失落、焦虑、心酸苦楚的日日夜夜……
在这里你能看到每一个追梦人都有过的悲惨又好笑的日常,
又如何对横在梦想前面的残酷现实报以自嘲、戏谑的痛歌。
“抬起头来向前走,
不要让泪珠一颗颗洒在胸口。”
在谈梦羞耻、短平快的时代,仍有人心怀梦想,拼死缠斗、绝不放弃。
超百幅高清大图,带你一秒降临非洲
烈日、沙漠、蝗虫、骆驼、拟步甲、蝎子、刺猬……超100幅彩色+黑白照片直击非洲现场。限量附赠封面同款海报,中二博士大战蝗虫,鹿死谁手?!
在日狂销超过250000册,无数读者为其摇旗呐喊!
连续获得多个大奖:2017年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2018年中央公论新书大奖、第14届丝山奖……追梦的路上,你并不孤单!
三年后推出少儿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梶田隆章推荐,为青少年读者注入勇气和希望……
️著名设计师山川操刀设计,漫画式插画,热血中二,冲击力十足,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非洲大冒险吧!
*****
【名家推荐】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转变成毕生的事业时,这将是一件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浩太郎博士,一个对蝗虫严重过敏的人,由于个人的兴趣在西非的异国他乡长期矢志不渝地研究沙漠蝗虫的生物学奥秘和防治技术,成为了一名国际知名的蝗虫斗士。他的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促使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
——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讨厌昆虫也没有关系!比青春小说更有趣的年轻研究者的冒险故事。没有金钱、没有恋人、没有成功的保证……作者什么都没有,但他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活力。如果你最近没怎么笑,请一定要读这本书!
——佐贯聪美(评论家、纪伊国屋书店职员)
-
大脑进化简史
从海绵到基因编辑,人类的大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融合多学科视角,谱写大脑进化的完整叙事
探索影响人类命运的隐秘线索
◎ 编辑推荐
★ 在AI时代,重新认识大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现影响人类命运的“暗线”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真的会被AI取代吗?《大脑进化简史》将 人类学、动物学、博物学、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和古基因组学融合在一起,展示了我们大脑意义非凡的进化史,不仅包括人类大脑自生命诞生以来产生和进化的历程,还有随着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大脑可能会走向何方的推测。
★ 从“进化”的角度,带来关于大脑的新见解,发人深省
诺贝尔奖得主沃森曾说:“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人类研究大脑的脚步从未停止,但少有人从“进化史“的角度来理解大脑。本书作者就从“进化”的角度提出了独具启发性的完整叙事,将我们的关注点从大脑进化的结果拉回到过程中来,增加了我们对这个非凡器官及其1000亿个神经元如何工作的理解。
★ 《环球科学》资深作者写给普通人的“脑科学入门”,零基础也能看得懂
医学博士、《环球科学》资深主笔布雷特·斯特卡用简洁、有趣的笔调,在不到300页篇幅里讲述了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历程,以丰富的资料和清晰的逻辑,探寻饮食、工具、朋友、创造力、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人类大脑塑造的轨迹,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 内容简介
这一个关于我们伟大而复杂的大脑如何形成与进化的故事。就在十二万五千年前,人类却正处于灭绝的道路上。那时候的人们为了生存做任何能做的一切:打猎、觅食、追踪潮汐、剥牡蛎……不久之后,人类这种物种真的就从灭绝的边缘被拉了回来,并处于更稳定的发展进程中。是什么拯救了我们?是人类的大脑。
作者将人类学、动物学、博物学、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和古基因组学融合在一起,展示了我们大脑精彩、伟大、意义非凡的进化史,不仅包括人类大脑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是如何产生和进化的,还有随着神经科学和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它可能会走向何方。
◎ 名人推荐
我们建构这样的故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脑,尽管“大脑能不能理解它自身”这样的哲学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我们。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
斯特卡博士的这本《大脑进化简史》,从多个层面剖析了人类大脑在漫长进化历史中如何形成的奥秘。 内容通俗易懂,让你可以轻松走入脑科学的世界!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仇子龙
“这是一本独特的、发人深省的,回答了我们可以问的关于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
——Richard Wrangham,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院教授
“关于人的大脑,这个经过数百万年进化的产物,一直有很多观点。在这本有趣而内容广泛的书中,Bret Stetka尽可能地用读者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它们。”
——Ian Tattersall,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名誉馆长
-
看见看不见的世界
★ 关于“看”的颠覆之作,关于身体多元化的崭新领悟!
人类有八至九成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取。渐渐地,我们以为用眼睛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貌。
看不见的人,是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样子”的专家。他们用手阅读,用耳朵眺望,把脚当做探照灯;还能通过语言借他人之眼,用幽默态度翻转种种“不便”。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伊藤亚纱经过与视障人士的长期相处,从空间、感觉、运动、语言和幽默五大主题,带领我们一起走进“看不见”的世界。在那里,当视觉消失,身体生长出意想不到的崭新可能。就好比这世界上有四只脚的椅子,也有三只脚的椅子,二者有着各自的平衡。这本书想去关注的,不是四只脚的椅子少了一只脚的“欠缺”,而是原本就由三只脚创造出的“完整”。
我们已经迎来身体多元化的时代,认识他们的世界,同时意味着认识自身的更多可能。
【编辑推荐】
★ 北大医学博士、知名眼科专家陶勇诚挚作序,领路阅读!
——“这本书的主题是帮助大众理解视障人士如何认知世界。我做了20年眼科医生,因为职业和“光·M计划”公益项目的关系,我结交了很多视障朋友。我的视障朋友们可以潜水、跑马拉松,可以自己化妆,可以做程序员、做翻译、做老师,可以从事艺术创作、做音频主播。他们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感知和理解与我们眼中不一样的世界,这种独特的体验值得我们每个明眼人尊重和学习。”
★ 带有温度地观察与记述视障人士的生活,打破刻板印象,倾听真实心声
——触觉敏锐?盲人摸象?推拿高手?无法自理?世界只有一片黑暗?必须要用眼睛,才能看?……
——在这之前,先听听他们说:我可摸不出这是什么玩意儿;看不见,所以没有死角;看不见之后,反而不容易摔倒了;我其实更愿意一个人住;我们盲人也有看罗丹的权利!……
——身体如此多才多艺,视障人士“解绑”了器官与能力,也解锁了种种令人想不到的可能性。
★ 那些和视障人士一起“看”过后才会明白的事,原来残疾可以这样对待!
——大家都有自己的做得到和做不到。看不见是一种身体特征,不是能力不足的象征。
——在基础与必须的福利保障之外,收起同情,放下怜悯,别把关爱变成障碍。
——助力“残健融合”新思路:真正的无障碍,是平视与尊重,像朋友和邻居一样相处。
★ “明眼人真不方便啊”:从看不见的世界折返,抵达被双眼隐蔽的真相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一闲下来,就不自觉地刷起手机?你的眼睛,是否除了睡觉总没有一刻休息?一旦停止“观看”,身体便会经历无可遏制的饥饿?
——翻开这本书,逐渐体会看不见人与世界交往的方法时,你将意识到我们对身体的利用是多么狭隘、缺乏灵活性。一眼望尽,我们以为掌控了一切,其实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世界之门
40亿年的生物演化,如何缔造出人类感知世界的界面;更新感官知识,助力日常生活,改变你的世界观
本书介绍的是感官的运作——不止视听嗅味触五感,也不止人类的感觉。作为身处研究一线的生物学家,作者利用感官生物学的新近发现,用生动的笔触和富有奇趣的案例,揭示了人类如何与环境、与彼此进行感觉交互,人类又能从鸟类、鱼类、甲壳动物、蚯蚓乃至微生物的感觉生活中学到什么,并匡正了关于感觉的一些流俗看法。
【全面更新你对自身感官的认识】
五味中有鲜没有辣,因为辣是一种触觉;
触觉也不止一种,就比如——
痛觉和伤害觉都是触觉,但感到受伤后不一定感到痛;
女性往往更为痛感、苦味、怪颜色所困扰,因为女性群体的感官更敏锐;
人类的嗅觉常被大大低估:人理论上能嗅查万亿种气味,少数方面甚至强于狗狗,
人也都有独特的嗅觉“指纹”,还能凭嗅觉辨别他人的情绪甚至是不是自己的良配;
感觉不止视听嗅味触,或许超过50种,但又全都不是客观的存在……
【“神奇生物”就在我们的世界中】
蜜蜂和鸟类看得到紫外光,
鱼、蛙能改变自己的可见波长范围,
深海“皮皮虾”的视觉系统包含12原色、分眼景深外加看见偏振光;
猎犬的嗅感受器是人类的40倍(味蕾只有人类的1/4,但仍比猫多三四倍);
奶牛的味蕾数是人类的三四倍,但丰富的味蕾主要是为了尝出毒素的苦;
甚至真菌也会“看”阳光,豌豆也能“听”水声……
【收获奇怪但有用的生活小知识】
太酸加糖能遮(但伤牙),太苦放盐有用(当心中毒);
蚊子找到你,靠的是你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皮肤的红外)“辐射”;
晕车的人可能是平衡觉受了冲击,也可能是因为味觉不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