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1977
任何特殊年份的“分量”,都是靠当事人(及后来者)不断的“回味” 与“反思”,才逐渐在历史书写中站住脚,并为后世所“体认”与“记忆 ”的。在这个意义上,77级大学生借入学30周年这一契机,追忆那个红红火火的大转折年代,完全可以理解。匆匆赶路者,无暇顾及路边的闲花野草;30年过去了,当初幸运地跨过高考门槛的年轻人,如今大都功成名就,确实是到了“讲故事”的时候了。更何况,这些故事还有个冠冕堂皇的 “总题目”,那就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行”。 对于如此“阳光灿烂的日子”之追忆,当然有其历史及审美的价值;但请记得,当年的报考人数为570万,跨过这道门槛的仅27万,录取率为 4.7%。也就是说,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20个落选者。你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考不上大学不要紧,照样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可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随着国家政策的急转弯,那些没能在随后几年中通过各种考试转换身份的老知青,很容易被甩出高速运行的“时代列车”,成为改革开放的“牺牲品”。对于他们来说,“1977”所代表的,很可能是“永远的痛”。 -
人民记忆
《人民记忆》其实是一部国民集体记忆的编年史。作者采用纪实的笔法,选取1946—1996年这50年时间段,一年一篇,每篇撷取一个主题词或灵魂语,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或评或讽,或褒或抑,追忆凡人凡事,凸显历史本相。以人民的名义,如实记录近50年中国所经历的风雨沧桑。 -
亲历一九五七
本书描写的是改变那个世纪的人和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这些人的生活轨迹和人生的酸甜苦辣,本书故事感人,内容生动、文笔细腻、情节细腻,值得细品。 -
儿时“民国”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谁来写历史?历史,其实就是发生在无数平凡或者不平凡的人身上的故事的集合。本书作者的童年,说平凡,和当时大多数因抗战而流亡的家庭的孩子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说不平凡,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安定的色彩,可能因为战火丧命。他给我们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一个童年! 我一开始看伯威写的回忆,是出于好奇——曾经看过一个朋友的家族回忆,里面提到,她的一个美丽姑姑闺居云南深宅大院,却被一个上海来的‘小白脸”“拐跑了”。而伯威,就是这段浪漫史的硕果。读伯威的文字,能读出他的得天独厚,读出这段浪漫姻缘的绵绵延延。他的文字平和得体,正是越过了革命年代之后,父母的家庭教养,又从很深的地方,自然而然在走出来。 想到伯威肯写下这部回忆,我觉得真是一个幸运。人们因此得到一部真实生动的历史记录。而亲人们的音容笑貌留下来,自己把心又稳稳地放回原处,对伯威,对其亲人的在天之灵,都是一个永恒的安慰。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自1935年出生至1949年的人生经历。 这是动荡年代的缩影。作者出生不久,即赶上抗战爆发,跟随父母颠沛流离,从南京而昆明,而重庆,又昆明,又重庆,历尽波折,直到抗战胜利后始返上海。其间,作者以一个童稚的眼光目睹了抗战大后方之种种,并亲历了上海解放前夕面临时代转折的社会百象。 这也是民国日常生活的感性记忆。作者的父母曾分别供职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家庭一直在随着民国政府的迁移而流动,举凡首都市民的日常忧乐,民国公职人员的处身境况,乃至陪都重庆的市井生活,作者都有感性而细致的记述。 -
青春·北大
这是作者继《儿时“民国”》之后推出的第二本回忆录,忆及政权更替初期在沪上读高中和后来负笈北大的经历。伴随着共和国的建立,作者迎来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时代变迁之种种,为作者的人生旅程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置身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作者在亢奋、悸动、迷茫与挫折中走向成熟…… -
歪得笔直
小生侯阳,从小被家长当作“智商实验”的对象,顺利轻松地通关小学,孰料旋即被初中的“学习苦海”一击必杀,从此对所谓“学生之本分”深恶痛绝。困兽犹斗,凭借自创的“歪理”半死不活地爬上高中,方才发现真实的世界比“学习”更为广阔:一帮一辈子的好哥儿们,与美丽女生的甜蜜初恋……然而,正当初尝生活的丰腴之时,突如其来的“分班”有如晴天霹雳…… 一个独属于80、90后的故事,所有一出生就被推上“适应残酷社会”轨道的孩子的心声,平淡,却真实。它是一颗或者无数颗,从小看似阳光雨露,实则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之下被迫塑形,去迎击社会竞争之“腥风血雨”的种子,他们力量微弱,无法言说,却参透了“伪学习”、“伪教育”的本质。他们对世间真正生命之价值,如故事最后留存的老十班合影,无需公证,无需宣扬,也始终与其凝聚一心。他们一路歪歪扭扭地成长,长成一棵棵“不合格”的歪脖子树,即使独木难以成林,也知所行无愧于心;故而挺立于世,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