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藝術?華德福教育入門書
清楚的厘清现在教育现场的问题与迷思,从讨论今日的教育,教育的目的,进而探究教育的主体”人”究竟应该在0-7岁/7-14岁/14-21岁,各阶段应该如何被教育,才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开展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能量。适合对现行教育问题深思已久却仍感迷惘的朋友阅读。 你期盼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否从“全人”的角度来思考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呢?本书出版后,即获得英国著名杂志《Time Education Supplement》推荐,并喻为“黑暗中的光明”。 本书是作者透过对现今教育的省思,唤醒关心教育的学者、实务工作着及家长,一起了解华德福教育,让成长的潜能得以在生命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其内涵来自对孩子精神本质的了解,相信应依儿童的本质和敏感的心灵,用非常家庭的方法去教导孩子发现自己、了解别人并互重互爱。 -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我是怎样把三个孩子都送上哈佛的》内容简介:放任式家教:给孩子松绑,让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事、自己决定想做什么、自己设定目标并勇于挑战。父母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同时肩负着疼爱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家里既要有一个“不讲理”的父亲,也要和孩子平等交流。不仅要做爱孩子的父母,更要做被孩子爱的父母。教孩子从小树立职业观,帮孩子找到目标和方向,比所有的说教都有效。全球化时代,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森田友代的三个孩子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法学院,目前都是成功的企业高管和律师。日本的哈佛老妈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竟然能把三个孩子全部送进哈佛大学并且全部如此成功?《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我是怎样把三个孩子都送上哈佛的》从哈佛老妈自身的经验出发,详述她的“放任”式家教和“目标式”培养法是如何成功的。她为何认为家里必须有一个“不讲理”的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出国留学?如何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动力? -
幼儿园那些事儿
《幼儿园那些事儿》:内容简介:入园难,近几年成为新手父母为之焦虑的事情。父母也越来越看重孩子在幼儿的早期教育及与小朋友如何相处等问题。因此,《幼儿园那些事儿》是每个适龄孩子父母都感兴趣的内容。 孩子上幼儿园是个转折期,离开父母的怀抱,投入一个新的环境,新手父母的担心、牵挂甚至无奈都是一样的。父母很想知道宝贝在幼儿园怎样?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还不擅于表达,会不会和老师及小朋友相处?宝宝在幼儿园里的那些事儿,也是每个新手父母都好奇的。《幼儿园那些事儿》通过一个主人公妈妈的讲述和经历,将父母关心的宝宝在幼儿园的问题以故事的方式讲述,每个章节后附作者作为资深幼儿园园长写个父母的贴心话。作者希望本书能破解幼儿园被妖魔化的事件,让父母清晰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问题,并让自己的心态随之变得平和理性。 海报: -
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①阅读
儿子18岁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女儿10岁被罗斯福大学以奖?生资格录取,平凡母亲如何培养出两个天才孩子?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家长不断自我学习和引导下开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们自由发展,更早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成功妈妈陈庆惠的育儿心得! 所有的知识始于阅读,阅读是开启孩子天赋的钥匙。善用生活中的一切“道具”,“小爱因斯坦兄妹”家教经验逐一分享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思考,让“妈妈学校”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能量! -
童书是童书
如何用童书和孩子谈生活?哪些童书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品格?哪些童书具有启发幼儿想象力的功能?如何通过童书和孩子谈死亡、疾病、战争等特殊话题?《童书是童书》是成人使用童书的最佳指南,帮助你通过孩子的眼光观看宇宙万物,带你轻松走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共享成长的各种滋味。 -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您只有十年的機會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人生。 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 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唯有這黃金的十年, 您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 後一秒鐘,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 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您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我知道,旅行只是一個概念,只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然而,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 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 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汪培珽 趁著兩週的春假,媽媽汪培珽決定帶著姊姊弟弟,展開英國旅行大探險。 一路上從巴斯、劍橋到倫敦,有時衝鋒陷陣趕火車搭地鐵,有時輕鬆悠閒逛公園看博物館; 不小心被黃牛坑了戲票錢,卻也碰到更多熱心幫忙的陌生人; 別以為媽媽邊玩邊照顧小孩很辛苦,有時姊姊弟弟帶路可能還比媽媽牢靠些…… 這一大兩小的英倫遊歷溫馨而風趣,沿途見到的每一處人生風景, 對孩子都是理想的教養素材,讓他們小小的心靈獲得新鮮的啟迪; 最重要的是,這親子相偎依的美妙感覺,都是媽媽人生中最美的吉光片羽。 汪培珽更想提醒每個爸媽的是:孩子願意膩在你身邊,讓你寵愛、給你擁抱, 把你當成唯一依靠的黃金歲月,稍縱即逝,也許十年、也許更短; 此時此刻,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當下, 都是你擁抱人間至樂的絕佳時機,也才是人生中最不該錯過的大事。 【把握每一段幸福,隨孩子樂在當下】 ◎媽媽早有心理準備,要用「停下來等等孩子」的心態養育著孩子。所以,旅行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景點、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地方,父母需要放輕鬆,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孩子恣意追玩的身影、盈盈的笑聲,都是媽媽人生中的吉光片羽。 ◎「姊姊,這隻鴿子很像巴斯的國王呢,可能飛到這裡來嗎?」「可能哪,沒聽過飛鴿傳書嗎?」姊姊說。飛鴿傳書?我還靈犬萊西哩。孩子可愛的話語,是媽媽生活中最美妙的音樂。 ◎小小身影,爬起來,跳下床,再鑽進媽媽暖暖的被窩裡,不論是多冷的天氣,孩子總是樂此不疲。我不是袋鼠,但每一次孩子鑽進媽媽被窩的時候,我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孩子就像小袋鼠鑽進袋鼠媽媽暖暖的育兒袋裡——身體暖和了,心也暖和了。 ◎面對孩子的困惑,不論是三歲還是十三歲的孩子,我們都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呢?敷衍,並不能了事。孩子的困惑,不會自己憑空消失。當最親愛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幫忙孩子釐清,我們又怎能祈求養出什麼樣明理的孩子呢? ◎「你們對著天空,張開嘴巴,幹嘛啊?」「我們想吃吃看,雪是什麼味道?」孩子的想法,總是這麼出乎大人意料的有創意。興奮的眼神、滿足的臉龐、盈盈的笑語,孩子的活在當下——就是父母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望著長椅上留下的背包和行李,我知道,父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給自己一個獨立而快樂的老年。養孩子不是為了將來回報我們什麼。「獨立」是個中性詞,對父母和孩子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