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真髓
《针灸真髓》(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一书,为针灸名家泽田健先生的入室弟子代田文志氏(日本现代著名针灸家),于先生日常治疗时,将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随时笔录,日积月累整理而成。 为使泽田健先生精湛的针灸医术免有失传之虞,本书详细记载了泽田健先生珍贵而独特的临床诊疗思想及口传秘诀。为使泽田健先生精湛的针灸医术免有失传之虞,本书详细记载了泽田健先生珍贵而独特的临床诊疗思想及口传秘诀。如泽田健先生以五脏六腑为本,始创了屡屡用于临床而有效的太极疗法,这是针灸史上独步古今的伟绩。此外,还有对脏腑病变及功能的不同理解,三焦经的新释,以阳池、中脘矫正子宫位置,背部膀胱经第一行的创说,经穴移动的发现,特效穴的创定,经络经穴诊断法的提倡,四灵的应用等等创举。 本书也随处可见泽田健先生钻研古籍的迹象。如泽田健先生的治疗是以五脏为基础,此五脏与西洋医学五脏的概念不同。譬如肾脏,不是指简单的器官,而是含有“先天之原气”的肾、藏精志的肾、有生殖力的肾、腰及下腹力之源泉的肾,所含的种种内容和西洋医学所说不同。脾、肝、心、肺也是同样的。 本书还附录日本针灸学家赤羽幸兵卫氏所著的《知热感度测定法针灸治疗学》(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6月第1版)以及相关的“皮内针法”和“天平现象”。 -
本草思辨录校释
《本草思辨录校释》是中医古籍校注释译丛书之一。《本草思辨录》一改本草著作风格,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立方之义,将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并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等医药学家所述药性理论提出了某些不同见解。《本草思辨录》不但对于本草学习有所裨益,对经方的学习亦大有促进。 本次校释,对文中疑难字句做了注音和训释,对文中标点做了修改,对文中出现的不常见方剂、人物、著作作了简明注释。 -
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所论内容广泛,个人观点鲜明,医论多不过干言,但阐述透彻,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氏尊从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其博学识广与丰厚的临证积累。其中某些篇章,如“用药如用兵论”论说格外精彩,广为流传,被后世视为论药佳作。《医学源流论》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医论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图解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是养生家、道家、气功内丹家、武术家、医家尤其针灸家必读的首选书籍。虽然《难经》全文不到1.2万字,但文简意赅,地位重要,除《黄帝内经》外,至今仍然没有任何一本医书可代替它。因为自《难经》之后,中医理论日益纷乱,欲溯本求源,探明完整的古代医理,通过正统的中医理论了解真正的古代养生之道,必须要细读《难经》。如此重要的经典之作,在中医悄然复兴,伪中医养生图书欺世盗名、遗害国人的今天,更是显得弥足珍贵。本书编写特点:吸取两千年来的《难经》研究成果,化纷乱繁复为简洁统一,终极精确解读原著。补入与《难经》相关的知识,使读者获得更完备、更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以图表、流程图、表格代替冗长艰涩的文字,使阅读更加轻松,理解更加透彻。通过正统中医理论阐明养生原理,使读者得到更本真、更实用的养生知识。《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讲述了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远的年代里,人们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认识,可以称之为古代人体使用手册。阅读本书,你就会惊奇地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老医学,并没有随历史一起尘封起来,也没有因人类科学的飞速发展而显得落后。今天中医课本中的经络腧穴,依然是2000多年前医书上的内容;2000多年前的针灸疗法,不但没有被现代医学取代,反而在国际上备受推崇。通过本书,你不但可以了解古老而正宗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可学习到古代许多实用而有效的治病方法与养生知识。和所有医书一样,《黄帝八十一难经》艰深难懂,不为普通人所熟识。因此,我们将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简洁清新的图解手法,生动有趣的精美插图,为你精确解读、细致阐释《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微言大义,既便于初学者入门,又适合专业者精研。 点击浏览热门家庭保健用品 -
治验回忆录/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5辑)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治验回忆录(第5辑)》收载验案100例,以内科为主,兼有妇科、儿科。这些验案,都是作者数十年来临证心得。《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治验回忆录(第5辑)》文字简练,记述翔实,辨证得当,剖析深入,处方虽多遵古,但能变化出入,随证而异。特别是书中不少典型医案,有的在认证确切的前提下,用重剂峻药,立取速效,有的在证情复杂的情况下,用轻剂和药,缓以图功。 -
王洪图内经讲稿
《王洪图内经讲稿》突出了对《内经》有关医理部分的讲解与诠释,在“理论阐释”项下,采用条分缕析的方法,指出某理论中所包函的若干要素;并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由此及彼地相互印证,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抓住其要领,为临床运用打下基础;以生动而浅近的古今医案为论据,讲解“临证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