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的诠释
本书以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为媒介,研究16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全书围绕天主教和儒学的关系,讨论在当时学者之间发生的“基督论”、“年代学”、“儒家宗教性”和“中国礼仪之争”等问题。作者在文本研读和事实考订的基础上,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跨文化诠释”。书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很多是近年来学术界新披露的档案文献,还有不少是作者从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关记载。作者认为: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士和中国儒生之间有着比一般估计的“天文”、“地理”、“历算”、“火炮”等器物层面更加深入的精神交往,甚而在儒家“经学”和天主教“神学”之间,展开过深入的学术探讨。用“跨文化诠释”的方法,重现、审视和判定四百年前发生的“经学与神学相遇”的历史,作者提出:中西方学者之间的初次相遇,给世界激发的是一种“人文主义”,而非“殖民主义”。 -
人文上海
《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内容简介:上海市民在近代历史上曾经承受过最深刻、最痛苦的冲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频繁的成败得失中,他们的心态曾经充满了恐惧、忧患和绝望,但也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一些追求进取、克勤克俭、尊重知识、长于谋略、精晓商品的现代市民素质。 -
中国礼仪之争
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当时中国方面的记录与历来的研究都不能不说是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李天纲先生费十年之力,搜集国内外资料而完成的本书,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的一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专著。本书一定程度上理清了该段历史真实,并对历来被认为是阙失的有关此事件的汉语文献进行考究,且将研究重点置于中西文化冲突、中西思想比较的大背景之下。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 第二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汉语文献 第三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附录 后记 -
历史活着
本书收李天纲教授近年来在媒体上发表的书评和专栏,经作者润色修订后结集。内容多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既有热心,亦具冷眼;既求真相,又致良知。作者对相关史实掌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文章写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历史的敏感和审慎贯乎一文。虽然作者力图回避那些“宏大叙事”,但因其对历史的敏感体悟和深切思索,使得这本小书的文章大多颇具份量,发人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