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落公园
迈尔斯·海勒儿时遭母亲抛弃,跟着再婚的父亲与继母一起生活。十六岁时,他在与继兄大闹中失手,导致继兄车祸身亡,人生从此遁入了灰暗。后来,迈尔斯从大学退学,远走他乡,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迈尔斯来到佛罗里达,在那里认识了少女皮拉尔并与之坠入爱河。机缘巧合,他接受了鼓手朋友宾·内森的邀请,回到纽约,住进了日落公园附近的一栋非法占据的房子。这栋房子里还住着其他两位房客——正在写博士论文的艾丽斯·伯格斯特龙和画家埃伦·布赖斯。几个年轻人背负着各自的过去,带着心头的伤口,在平淡的生活中互相慰藉,陪伴彼此跨越了时间的伤痛,在告别与坚持中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口。 -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身患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内森·格拉斯,退休后特意搬到布鲁克林,打算在这个童年的故乡了却残生。没想到,这里才是他人生的起点……他探索布鲁克林的一切:街角的餐馆、餐馆里的女招待、二手书店的老板,居然还邂逅了多年未见的外甥汤姆。 在与同样失意的汤姆携手探索新生活之余,内森逐渐发现身边的小人物,不是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就是过着徒有其表的生活。但他们都选择了布鲁克林止痛疗伤、重新开始。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也逐渐与他的人生交错纠缠。 有一天,汤姆的外甥女、九岁半的露西突然敲开了他们的家门。无论问她什么,她都不说话。两个男人的生活,因为这个小女孩的闯入而改变……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罗·奥斯特最热情、最有生气的长篇小说,是一支普通人光荣而神秘生活的赞歌,感人而令人难忘。 -
此刻: 保羅.奧斯特與柯慈書信集
《此刻》Here and Now: Letters 我們說話時,就讓年輕人翻白眼吧! 一個是狂熱激情的小說家,電影導演,沉迷於生命中的重複與巧合; 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冷靜挑剔的思想家,不妥協的道德主義者。 這是一場長達三年、史無前例的交鋒! 一個狂熱激情的創作者VS.一個冷靜挑剔的思想家 三年書信,他們到底在談些什麼? ☆為何友誼比熱戀持續得久? ☆收到讀者寫信來罵人,怎麼辦? ☆男女從情人變朋友,是昇華還是墮落? ☆亂倫的吸引力何在? ☆球賽就像類型小說,結局千篇一律,卻讓人趨之若鶩? ☆沉迷於運動比賽就像「犯罪」:明知不對,但卻因肉體軟弱而不能自拔? ☆二○○八金融風暴之後,人們是真的變窮了? ☆小說家不接受訪談,因為那是一種「不是交談的交談」? ☆保羅.奧斯特對法蘭岑的小說觀有何意見? ☆小說家的苦惱:要虛構一個角色?或是有個參照的對象? ☆為什麼人類寧可生活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悲慘現實? 保羅.奧斯特和柯慈於二○○八年二月第一次碰面,不久,柯慈便寫信給奧斯特,建議互相通信,以「激發彼此的火花」,《此刻》即為他們三年來的書信集結。信中話題廣泛、無所不包,大至世界經濟、人類處境,與小說家的語言策略;小至個人的旅遊見解、對情愛的詮釋,以及讀者來信所造成的困擾……文學家心底的千愁萬緒,在其中表露無遺,句句直接、坦誠,暢所欲言,在作家的自我觀照與來回思辨之間,思想的靈光,俯拾即是。 本書特色 ★當代文學巨擘最發人深省、妙趣橫生的書信集! ★親眼見證保羅.奧斯特與柯慈友誼的起點! -
失意錄
這是一個作家站穩腳跟前的踉蹌歲月 也是一位青年成長為男人的人生試煉 本書是奧斯特近五十歲時的作品,回首高中時代至三十餘歲的人生。 這是他一生中最徬徨潦倒的歲月,卻也是影響他創作之路的關鍵時期。 學生時代就背棄世俗期望與規範、一心以寫作為志業的奧斯特,為了生計,做過各式各樣的零工、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曾遠走他鄉,在不同的城鎮飽嚐寂寞的滋味。 他從男孩成為男人,又從男人成為父親;換過一個又一個工作,也遭遇一次又一次失敗。 在龐大的經濟壓力下,他不曾放棄寫作的夢想,卻也因為這樣的固執,他幾度跌倒,又必須爬起,才能逐漸在現實與理想的擺盪間,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
冬日笔记
一扇门关上了。 另一扇门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2011年1月3日,大雪纷飞,保罗•奥斯特坐在桌前,写下《冬日笔记》的第一行字,此时距离他六十四岁生日还有一个月,距离他第一部作品《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则已三十年。 这是保罗•奥斯特对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审视自我、解剖自我;他以一种近乎随意而散乱的逻辑,组织起六十多年的人生碎片,描述了从童年到晚年之间的身体意识、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他与父母的牵绊以及对父母的探索与迷思,记录下从少年时代的性觉醒到中年深沉的婚姻之爱,以及他对食物、睡眠的思索和1987年他以作家身份开启的人生新旅程,而读者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他小说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以及原型。 一部热情洋溢的回忆录……充满沉思默想,哀婉动人……一本优美的深刻之作。 ——《华盛顿邮报》 生动地记录下思考的瞬间,反省了青春期和渐渐逼近的老年所感受到的屈辱,每一次都描写得诚实坦率,又透着优雅。 ——《星期日独立报》 这是一本回忆录,但……它并没有如一般回忆录那样复述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相反,在生命即将迈入六十四岁之际,奥斯特思考了身体上的痛苦与愉悦、时间的流逝以及记忆的重量。 ——《图书馆杂志》 -
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
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收錄五大類故事,包括:戰爭、愛情、死亡、夢、沈思錄。令人捧腹的失誤,曲折離奇的巧合,與死亡擦身而過,奇蹟似的接觸,難以相信的諷刺、預感、悲傷、痛苦、夢想--這些都是投稿者選用的主題。這些人生經驗第一線的報告,談的雖是一個個美國人的個人世界,我們卻能從中一再看到上面明顯的歷史痕跡,那些一般社會用以形成個人命運的複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