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死亡文化大观
《中国死亡文化大观》分为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死亡观念篇;死亡人物篇;死亡样式篇;死亡葬法篇。 -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透過盧建榮教授這一本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讀者可以了解五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中國士人階級所共享的死亡文化,其中就以墓誌為例,墓誌是唐宋文人高度競逐其文學成就的主題,其中有我們不知的文學運動、宗教信仰的衝突與社會變遷,隱而不顯於高懸靈堂的輓聯之上,而是從墓穴中出土的墓誌銘中,一一地吐露。能夠特別洞察到墓誌銘的價值是本書非常卓越的貢獻,並且從其中抽絲剝繭地分析士人如何看待死後的世界透過花大錢甚至舉債遷墳邙山的社會集體行動,以期死後家族親屬可以地下重聚。合葬或獨葬與傳統婚姻制度和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從第三章到第五章,死後相約泉下、遺囑和飾終之典以及佛教死後信仰的影響,即使處於一千年後的現代華人社會,還是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影響,即使以非常不同的表達,訴說著非常接近的心態結構。 盧的北魏唐宋文化史,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與法國史學家PhilippeAries的死亡史研究相提並論的一本巨著,他們都企圖透過死亡這個向度來說明某一個階層或者一個社會的集體心態,以及從死亡相關文類中,如何再現社會的身份與階層差異,以及士大夫看待自我的方式。在Aries的研究中,他區分了四到五個時期,每個時期與其他時期有延續也有差異,在盧著,雖然只是討論一個長時段的結構,但是卻相對地強調法國社會學理論家布迪爾(PierreBourdieu)的概念場域、慣習、自主性等,藉此說明為何墓誌中的死亡觀念和社會實做得以不變六個世紀,我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嘗試和強烈的企圖心,透過新的區分原則和史學關懷,有別於朝代的或者西方漢學家的幾個歷史分期,同時打造中國死亡研究的社會史和文化史。 如余英時、蒲慕州等人都曾經關注中國人的生死這個主題。恰好組成一個連結和比較的歷史進程,余英時先生的東漢生死觀,討論了大思想家王充的論衡和道家的太平經和太上感應論等概念,如何結構著東漢時期的生死事務,儒道思想對於生死概念的影響,不論是衝突或者融合,儼然就是一個思想的上層結構,籠攝著我們思考的邊界;蒲慕州鬼魅神魔或墓葬與生死等書,銜接著唐宋以後,愈加發達的佛教與佛教世俗化之後與民間信仰及道教的融合,諸如冥報、地獄和功過格等,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甚至現在我們都沒有脫離活在這數個死亡意象構成的生活世界。 死亡、儀式與宗教的長時段特質,使得這本北魏唐宋死亡史訴說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的過去,或者一個隱然消失的老故事,或歷史陳蹟,而是一個現在的過去(past of present)。 -蕭旭智 -
“自杀时代”的来临?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本书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人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 -
死亡文化史
死令人畏惧,而死的历史却扣人心弦。对死亡和对死亡史的研究必然在新的思想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沃维尔引领我们从死亡出发;回顾自 1300年以来西方死亡历史的发展;探究面临死亡的集体态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这一途程上的各种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死亡体制去判断或评价一个社会。自1983年出版以来。本书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综合性研究著作,它集人口学、医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文学研究之大成。在丰富资料的佐证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西方死亡史图景:从中世纪黑死病肆虐开始.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经过了巴罗克式的大规模仪式的死,自然哲学的”明智”的死。复古派的”英雄”式的死,立遗嘱的“市民阶层“的死,最后进入现代的对死的禁忌。在本书的最新版本(2000年版)中,作者新写的序言又总结了近20年研究的新成果。 -
自杀的历史
目录 引论 第一部分 历史的沉淀 一个被压抑的问题 第一章 中世纪时自杀的细微区别 第二章 中世纪的遗产:在疯狂和绝望之间 第三章 古代遗产:学会及时脱身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 形成后又被窒杀的一个问题 第四章 文艺复兴初期:自杀之谜的再发展 第五章 生存还是毁灭? 第六章 十七世纪的官方态度:抑制自杀 第七章 十七世纪自杀问题接连不断发生及其替代方式 第八章 “英国病”的诞生(1680-1720) 第九章 启蒙运动时期关于自杀的争论 第十章 精华选摘:从哲学主义式的自杀到浪漫主义式的自杀 第十一章 平民世界:日常自杀事件长期存在 跋 总结 -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
作者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实在是做得非常充分。且不说他在讨论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所列举的论据有多么翔实,单只看他在文中所引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故事,无不加以详细的出处说明。作者参考的资料来源很多,其中的一部分是各种专业期刊、会刊。要想在这么多涉及神学、考古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地质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范围的资料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且与主题紧密贴合的只言片语来,需要多么大的阅读量和投入整理工作的时间啊!相比起来,笔者本人所花的心力就太微不足道了。我相信,作者所引用的资料,对于国内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工作者们而言,也是非常有用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难得的是,在这本书中,诙谐 、幽默,甚至是离奇的参考资料也时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