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棚户区
“棚户区”在近代以来的上海历史中,一直是规模庞大、形态独特的城市贫民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居住的主要是50年代中期以前自全国各地迁徙来沪的下层移民,也有小部分是原来即居住于此的“本地人”和50年代中期以后零星搬入的居民。 本书为“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丛书”之一,通过大量人、事调查研究,阐述了上海市城市贫民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城市社会的转型及其扩充、发展,是当今中国社会演变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如何记录、描述这样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阐述,是需要各门学科从事城市社会研究的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艰巨工作。由于城市社会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人口生态、空间形态、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以及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层面,还涉及到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通性,所以,其研究的艰巨性不仅在于这项工作需要有实证性的调查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更需要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比较研究,包括国际间的、城市间的对照和比较。 -
变中之痛
冷峻地剖析社会,是社会学家的志业,但如果不是因为对人类社会的爱,社会研究就没有意义。 “变中之痛” 个人从家庭纽带中剥离,老人被子女离弃,骨肉间的亲情开始变味……这一切,果真是人们所要的吗?小津安二郎说出了奋斗着的日本人的疑虑和辛酸。 “小菜场背后的城市逻辑” 惟利是图、缺少价值理念的城市增长是可怕的,而生活者无法成为权利主体的任何城市承诺总不免是可疑的。 ”面对灾难,日本国民不会隐忍“ 不是国民的隐忍,而恰恰是国民的奋起,推动着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乃至专家集团逐步正视并落实国民的生活安全需求。 《社会的风景》(外五则) 社会学让人注意的是现象背后的关系,或者说,让人透过物质的形态,去观察那社会的风景。 -
“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作者所着眼的角色概念是联结社会与个人、用来分析其相互关联结构的中心概念。而作者用角色概念将这一特质巧妙地引出,在作为角色担当者的“年轻人”与“社会”之间,设置了“青年”这一角色类别作为中间项.据此设定了由这三项组成相互关系的这样一种理论框架,并以此作为分析模型。根据这个分析模型,作者可以分析角色的结构化过程。…… 对于作者的这样一些独创性的着眼点,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 相信作者的这项研究成果将对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以及历史学研究贡献良多,就像它给日本的青年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研究做出了令人注目的贡献那样。 -
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
青年文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社会中的时尚潮流或社会问题,可无论是作为年轻人的文化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文化,青年文化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对青年文化作社会学的探讨,可以算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研究,但却是诱人的挑战。 -
城市中国的逻辑
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是近期的热议话题,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和“体制奇迹”,国际和国内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全盘肯定辩护,也有一概否定唱衰。 作者自觉摈弃过于政治化和情绪化的立场争辩,以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的身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城市的发展”做了相当实证的经验研究和理论辨析。由此我们会对中国模式的内在逻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的事实或数据所蛊惑,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机与危机做出自己的判断。作者以上海为“田野”,对9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城市“自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居民大动迁的历程展开了一系列的长期调研,从而对城市开发体制的运行机制、城市开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等等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做出相当深入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