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當代攝影
特色 ◎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中文版譯自2009年最新修訂版) ◎以八大類別剖析每幅影像的意義與攝影家的創作動機,照片的價值不再模糊難辨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藝術家納吉(Laszlo Moholy-Nagy)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但他那時卻無法預見,幾十年後數位相機將如何席捲全球,更無法預見,80年代之後的攝影創作,將掀起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影像的語言不斷推新,攝影的疆界不斷拓寬,攝影家集體推動的當代攝影像一具越滾越大的巨輪,悍然挖掘我們的共同意識、個人心靈。冷冰冰的肖像、亦真亦假的場景、直率到難以直視的裸照、如同業餘攝影的拙劣照片、吃剩的食物、吵架的家人……這些影像都堂堂出現在攝影集、美術館中,引起熱烈討論。我們或懾服於攝影家無懈可擊的美學手法,但也常對著某些影像大惑不解,懷疑這些照片的價值。當攝影變得越來越難定義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策展人夏洛蒂?柯頓一改傳統分類,改由攝影家的創作動機及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別,精闢的見解讓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變得無比明朗。在「親密生活」中,看起來像是以傻瓜相機拍出的真誠照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建構式攝影」展現攝影家驚人的場面調度,將一則則都市寓言濃縮在一幅影像上。「冷面美學」力求超越人類肉眼的侷限,展現恢宏的史詩格局。「紀實攝影」已走出媒體,在藝術界找到新的表現舞台。攝影集與傳統底片沖印的文藝復興、網路的力量,更一再為攝影注入新生命…… 當代攝影家展現驚人的創作能量,但這件事的意義,卻不是建造出一座座供人膜拜的藝術神殿。攝影的可貴,除了美學價值,還有內容意義。攝影家以他們的視角和手法,刻畫出生活中各種統馭著我們的無形力量,那是我們和身邊人事物的情感羈絆,是我們難以破除的恐懼和偏見,是社會、政治力量龐大的手……這些力量交織成密密麻麻的網,無時無刻牽動著我們,而我們卻難以看清。攝影家的意圖,無非就是把這些無形的網化為影像,讓我們以肉眼目擊。於是,當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看清每張照片的意義和手法時,也等於換上攝影家的眼睛,對自己的生命,對身邊的一切,有了全新的洞察。 -
銀鹽熱
*本書封面以感溫油墨印刷,用手觸摸即變色,溫度將決定你所看到的。 當人們開始使用數位相機,也就是拋棄了底片、暗房等主導傳統攝影的銀鹽系統。這時候其實有一個巨大的認識論斷裂在背後產生。對本書作者來說,傳統相機的光學暗房腹腔被取消,數位相機作得輕薄短小,這過程如同失去子宮,如同聖母瑪麗亞般的無孕生子;但弔詭地是,生產過程從我們眼前消失,竟然反而是讓圖像的神聖性消逝。 在這個轉換變遷的時刻,四週滿佈銀鹽的焦慮。作者要轉身面對這些焦慮,追溯影像在台灣歷史中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更要深究銀鹽系統的深度意涵。因為,雖然銀鹽系統支配了攝影歷史近百年,但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攝影史,專門討論底片的關鍵意義。底片一直都頂多是屬於攝影科技史的細節,無法對影像思維或攝影美學有任何影響。 作者這幾年的努力便是挖出這些攝影的深度面向。不單是純粹符號學的解讀,而是將攝影機具、底片發展與歷史、政治與經濟放在一起討論,除了找出底片造成的認識論斷裂,更利用豐富精彩的台灣攝影資料,將之擴展成台灣主體的全面問題。 於是在本書中可以看到民政廳長楊肇嘉當年登新高山(今玉山)的攝影相片、相簿,以及他使用的各種高級攝影相機,也能看到美麗島事件期間,藏匿在X光片盤中的各式珍貴底片。從這些細節的分析,讓我們一睹曾未見過的台灣歷史面貌。 本書作者曾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負責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不但讓該書持續再版,也在中國大陸發行,引起熱烈迴響。在其上一本著作《憂鬱文件》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理解羅蘭‧巴特的經典文獻。 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出版的攝影評論,延續跨越美學、社會史的書寫風格,為台灣讀者帶來最震撼的影像思考。 -
上帝沒什麼了不起
好評如潮,惡評如山!銷售逼近500,000冊,售出23國版權! 宗教早就不是對人類的祝福,而是一種縈繞不去的永恆詛咒!宗教退散! 蘇珊‧桑塔格、愛德華.薩伊德極為推崇的叛逆型知識分子;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克里斯多福.希鈞斯」最大膽的一部作品 被譽為「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之一」的克里斯多福.希鈞斯,以本書重新定義有關宗教在公眾生活中的爭論。作者以獨特的博學與機智談到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世界宗教中的邪惡力量。在他與信徒的滔滔雄辯中,希鈞斯靠著對主要宗教經典廣泛且徹底的閱讀,揮出了對宗教(以及對於生命更世俗的一種態度)的終極一擊。 希鈞斯敘述了自己與宗教危險遭遇的種種故事,並且描述他如何以科學及理性為基礎,終而獲得對生命現世觀點的知性之旅,其中天堂被哈伯望遠鏡裡令人敬畏的宇宙景觀取代,而摩西和燃燒的荊棘叢則讓位給美麗及對稱的雙螺旋體。「上帝並未創造我們,」他寫到,「我們創造了上帝。」他解釋,宗教是對我們的起源、本質及宇宙的一種扭曲;宗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應該切割掉的盲腸!我們向孩童灌輸宗教思想,不但傷害了他們,更傷害了這個世界。 不論你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信徒、虔誠的無神論者,或是對於宗教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無法確定的人,你都會想要思考及參與本書中的辯論。 -
與設計向前行
本書集結了田中一光先生,在日本各報章雜誌媒體等,曾經發表過最精華的文章.全書共分為三大篇章,第一設計的發想,第二設計的方法,第三設計的原點.田中透過生活,工作上敏銳細緻的觀察與感受,用帶點詼諧且優美的文字,在其文章裡隱約闡述了田中一生的設計觀,設計思想以及設計的社會責任. 台灣繁體中文版,特別邀請 原研哉 設計大師為此書寫序文,並邀集台港陸三地平面設計師寫推薦文以及一篇三位知名華人設計師的對談錄. -
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
文化消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動之一:訴說了我們是怎樣的人,或者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消費可以產生並保持特定的生活風格;在失落的時後,可以給我們安慰,也可以作為功成名就的象徵;為我們的夢想提供素材,維繫社會差異和社會區分。對大多數人來說,消費就是文化的實踐。 本書以文化研究的後學科觀點來探討文化消費。提出一張文化消費的地圖,匯集各種相關的理論和研究,包括文學研究和哲學的接受理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消費文化研究,以及媒體研究與社會學的媒體觀眾研究。 本書探討文化消費的歷史研究,簡述理論觀點,評論民俗誌的重要論著,綜覽近年來有關後現代主義、消費和認同的辯論。本書的最後一章,則以批判的角度,重新評估消費在文化研究持續不斷的發展中,所佔有的地位。 第一章 從歷史看消費 第二章 文化消費作為一種操弄 第三章 文化消費作為一種溝通 第四章 閱讀作為一種生產 第五章 文化消費:本文 第六章 日常生活脈絡中的文化消費 第七章 文化消費、後現代與認同 第八章 葛蘭西學派的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文化消費 -
第三種中國想像
本書是作者將近二十年來,深入中國草根社會觀察所提出的,具有台灣觀點的中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