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如果说《金刚经》是一部登峰造极的内功心法,《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则是作家兼出版人郝明义花了二十年时间摸索《金刚经》的心得报告。 有郝明义对自己的回顾,四十岁生日才“赫然发现”自己是牡羊座的郝明义,“归座认命”,决定改变自己的个性,开始寻找驯服激进牡羊的法门。他慢慢发现,原来所有驯羊的动机、基础与方法,都在《金刚经》里头。 本书描绘他如何花了十多年时间和自己的“念头”挣扎,并且以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身份,说出他接触《金刚经》的经过与心得。郝先生挣扎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的书,走了那么多的路,又经历了那么多事,写出来的文字,除了个人经历,也是读书笔记。 这些隽永的文字,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给寻找人生方向的人们一股正面的力量!最后,关于几部经典如何交叉使用,乃至于破解《金刚经》这部内功秘籍的极致境界,作者也以诚恳而自省的笔触提供了参考答案。 -
金刚经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人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
舍得,舍不得
京都永观堂、清迈无梦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蒋勋带着《金刚经》,读经、抄经,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学艺术里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与一切有情众生,领会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 -
金刚经说什么
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32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他的心得。 -
我的千岁寒
这本书是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合集,包括《我的千岁寒》、北京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宫里的日子》以及剧本《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调侃性的影视评论《与孙甘露对话》。 王朔在为全书做的序《我是谁》中,自称偏爱本来写给张元的《我的千岁寒》,并强调“这部作品让汉语有了时态”。《我的千岁寒》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慧能悟道的传奇故事,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小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历经三版,王朔自信地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要说美文这叫美文,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 除了《我的千岁寒》,新书中还有充满“科学味”的北京话版《金刚经》第二版与《唯物论史纲》。北京话版《金刚经》用北京话通俗地“科学”地重写了《金刚经》。王朔表示,《金刚经》成书于两千年前,那时物理和化学没有现在发达,更多的得靠观心,既然物理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就得拿起物理这个利器,这是把锃亮的刀子。“有的作家还从传统中找灵感,那就是传统的奴隶,你得从科学里找。”王朔说。 新书中的《唯物论史纲》原来叫《论上帝是物质》,源自王朔给女儿考大学推荐的哲学题纲,后来他一“推”不可收拾,“发现物质后面还有人”,一路推演至今日。 新书里还有《宫里的日子》,王朔自评这是“根据《资治通鉴》改编的小武的故事,不完全是史实,有些废太子李承乾的行举‘按’在高阳身上”。他还表明“《宫里的日子》是给老徐(徐静蕾)写的,希望今年能拍出来”。当然,新书也收入了他为徐静蕾写的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调侃性的影视评论《与孙甘露对话》 对于新书题材风格均与以往作品不同,王朔说:“我把过去自己的东西全部砸碎,这才能绝处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以前说,民族的是世界的,我说,个人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