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怪玩物誌
穿梭在人界與自然的妖怪神魔,不是令人畏懼的異類,只是這千變萬化的人性縮影。他們是這個娑婆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群,也是最美麗奇妙的一群。本書介紹日本妖怪的類型及發展,妖怪學與日本文化、歷史、文學及藝術的關係,並收錄近百件經典妖怪食玩模型,解說各式妖怪的特色、形成背景,妖怪繪師的原畫繪卷,模型設計師的奇思幻想,剖析詳盡、立論精采,深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是進入日本妖鬼千古傳奇的最佳入門。 現在,就讓我們打開傳說,墜入異國心靈,一起俯瞰那些渺遠山川、豐繁草木、潛魚走獸和飛禽神怪,讓幻想展翅飛翔,讓蛟思入海深潛…… -
天桥丛谈
本书以北京之天桥为背景平台,叙述了明清六百多年来天桥的历史变迁及学者、诗人眼中的天桥;以美妙的笔触描摹了天桥初期的游乐及曲艺杂技的演变,再现了天桥热闹的场景及丰富的历史涵蕴;独辟章节细致地刻画了那个时代活灵活现的艺人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另外,还以天桥之历史风情的展现为重点,介绍了天桥的摊贩情况及天桥美味的吃食,是张次溪关于民国天桥开山扛鼎之作,本书以其资料之丰富、翔实,历来为曲艺、杂技、戏曲等方面的学者所重视,其经典地位无人能撼。 -
中华名物考
《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一书包括《中华名物考》和《华国风味》两部书稿,均未在中国国内出版过。此两部书稿属于风俗、名物学方面的著作,《中华名物考》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说起来,名物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下经过明代的名义学,再发展为清代的考证的名物学。但是,在日本,以前只是追随中国的名物学,缺乏独立的发展。青木在其名物学中导入了虽然同样是考证学而不同于清朝考证学的近代考证学的方法,开启了通向新名物学之道的端绪,在开头的“名物学序说”中,他揭示了我国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的方向性。《华国风味》则旨在于介绍中国风味的饮食。而这两部书稿更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种种相关知识、相关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锦灰三堆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
北京话旧
阅读片段: 烟壶 随着京剧在北京的形成,京剧演员也或多或少地养成了北京人的生活习惯。三百年前,北京人普遍地喜闻鼻烟,既简且洁,故京剧演员嗜之者众。 鼻烟的成分,是把烟叶晒干,用磨碾成细粉,再用茉莉、木樨、欧朴等熏窨而呈香味。轻拈微抹,其味芳洌,闻之神怡。不宜重嗅,切忌狂吸。鼻烟最名贵者为“大多花”、“小金花”。据说,欧洲某国的商轮,满载烟叶,沉于海港,若干年后,打捞上来,烟叶已糜为齑粉,但是经过自然界的化学融滤,挥发出“酸”、“甜”、“糊”、“豆”、“膻”五种异味,味淡而水,闻者珍之,况相购求。…… -
什锦拼盘
《什锦拼盘》内容包罗万象,谈尚方宝剑与王命旗牌、谈吃、谈名片、谈风筝、谈黄历、谈人参……文中作者还对数度造访的泰京“曼谷”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有详细的描述。 讲吃食掌故,宇内鲜有人能堪与唐鲁孙媲美者,本书所涉广泛驳杂,恰如其名“什锦拼盘”,充分展现了作者见闻广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