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与夏天
拉思莫伊的夏天总是很平静,所以当那个深色头发的陌生人和他的自行车出现在科奈尔蒂夫人的葬礼上时,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弗洛里安•基尔德里不知道科奈尔蒂夫人拥有半个拉思莫伊镇,他只是想来拍点被焚毁的电影院的照片,可是科奈尔蒂夫人的女儿却将视线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几英里外的村庄里,德拉汉,一个失手撞死自己妻儿的男子,在迎娶了修道院的弃婴埃莉后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埃莉偶遇弗洛里安,两人双双坠入爱河,而弗洛里安打算离开爱尔兰到斯堪的纳维亚去,永远不再回来。一段危险而又诱人的关系打破了这个夏天的平静,也唤起了镇上人们压抑已久的激情与记忆……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乔伊斯通过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故事,实际上提出了艺术家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并且饶有趣味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斯蒂芬·迪达勒斯本人恰恰就是他力图逃避的都柏林世界所造就的,都柏林无形中报复了反叛的青年艺术家。 -
都柏林人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都柏林人》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在同样的底色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集中描绘了一个忧郁敏感、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具有艺术家气质的青年形象。通过青年之 -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整个欧洲陷入风雨飘摇的战争苦海之中。这一年的夏天,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的9岁男孩布鲁诺,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全家从柏林迁往了波兰的纳粹集中营。集中营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和其他各色人种,也是各种惨无人道的屠杀和人体实验的罪恶发生之地。但天真可爱的布鲁诺并不懂得这些,他经常从卧室窗口望向父亲工作的地方,所看到的则是一群穿着条纹衣服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而那个地方,则被高高耸立的围墙和铁丝网所围困。这一切使布鲁诺想起了在家乡时伙伴间的游戏,但似乎又不像游戏那么简单,这都勾起了布鲁诺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犹太男孩希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希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希姆尔的父亲。但是他们不幸被赶入了通往毒气室的人群中,两个男孩再也没有出来…… -
地之国
二〇〇六年初,特立尼达人恰克•拉姆克森的尸体在纽约一条运河中被人发现。 在伦敦,在银行工作的荷兰人汉斯•范•登•布鲁克得知这一消息,回想起他和恰克在“九•一一”后的纽约意外结下的友谊。那是汉斯人生中的艰难时期:英国妻子带着儿子离开了他,仿佛是“九•一一”事件暴露了他们婚姻中的裂缝和无言以对。他独自客居纽约切尔西饭店,度过了迷惘、苦闷的两年。 因为对板球的共同爱好,汉斯与一群来自亚洲、西印度群岛的纽约底层移民打成一片。在这个不为人知的边缘世界,汉斯与恰克成为好友。恰克怀有一个梦想:建造纽约第一个正式的板球场。然而在了解恰克梦想与憧憬的同时,汉斯也渐渐发现恰克种种令人费解的行为背后的另一面。 “这是一部关于绝望、迷失和漂泊的美丽小说。也是对纽约城的精彩献礼。”(《今日美国报》) 一部精致的小说,虚构作品中的一大成就,也是最令我难忘的后殖民作品。……它经常被误读为一部“九•一一”小说,但这遮蔽了它最非凡的特点:它是后殖民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詹姆斯•伍德,《纽约客》 《地之国》悬念迭起,巧妙、精确地把握人物心理,给人难忘的阅读体验。约瑟夫•奥尼尔成功描绘了纽约这座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了“爱”这种世人最熟悉的概念。 ——乔纳森•萨弗兰•弗尔 许多人试图写出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约瑟夫•奥尼尔做到了。 ——约瑟夫•奥康纳 几乎不知不觉间,读者被这部小说灼人的光芒烤焦。 ——塞巴斯蒂安•巴里 精彩异常……如菲茨杰拉德一样,奥尼尔是一个内省的诗人……《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成了小说家的绿光——很多人追逐,却很少有人能得到的目标。奥尼尔在却通过《地之国》一书,跑得更远,臂膀伸得更广,迎向那伟大的光辉。 —— 莫里恩•科里根(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
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完成于1905年,先后遭20多家出版商退稿。后在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帮助与推荐下,于1914年正式出版发表。这本《都柏林人》包括15部短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下层市层平庸琐屑的生活图景。 瘫痪和死亡是贯穿小说集的主题。全书依据“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四个阶段来安排故事顺序。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象征主义的倾向。在最后的《死者》一篇中,面对死亡,人们获得了“精神感悟”,生与死的交融象征了都柏林社会与人类的虽死犹生。作品的主旨由此获得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