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影效應
唯有當我們有勇氣如實面對事物,不帶任何自欺或幻覺,事情才會出現光明,因而認出通往成功的道路。 遭到排斥的,他會反撲。 遭到壓抑的,他會反攻。 當我們將不想要的自己藏進陰影裡時,他還是存在的。 而且反而會成為控制我們的力量,讓我們做出自己從未想過的事。 誰的人生裡沒有陰影? 陰影會摧毀我們的人生,卻也會為我們帶來禮物。 你想怎麼面對陰影呢? 最美好的你,尚未成形, 潛藏在陰影裡的巨大寶藏,正等著你去拿回來。 這是一趟最深沈的自我之旅,也是一趟最能完整療癒自己的內在之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本書帶給我們最棒的訊息是,我們最光明、最輝煌燦爛、最偉大的自己,就在陰影當中。 走進陰影中,你才有機會知道,這一生你會有多不可思議的轉變! 我們的陰影誕生得很早,可能從第一聲惹爸媽不高興的啼哭,就開始存在了。 在陰影之下,我們把自己掩藏得多深,或許連自己都不知道。 請給自己一次機會,透過這本書的陪伴,走入陰影。 這三位作者,各有多年的經驗,深盼能畢其功於一役,將陰影解釋個透徹明白。 從這本書,你會明白自己的陰影是怎麼出現的、他存在哪裡、怎麼影響你的生活,又如何讓你逐漸喪失力量,甚至做出自己都沒想過的事。 當然,你一定也會明白該如何面對陰影、接納陰影,與陰影共處,甚至獲得陰影的支持,收到他想帶給你的獨特禮物。 讀完這本書,你永遠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陰影。 這輩子,我們那樣努力地隱藏自己,現在,我們不只可以放下這個重擔,還可以從陰影中,將自己被壓抑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找回愛,也找回真實完整的自我。 -
記憶七罪
1. 為什麼有時我們看到一張明明十分熟悉的面孔,卻就是記不起名字?為什麼有時會把鑰匙放到莫明其妙的地方?為什麼有些以前發生的事在我們腦海中消逝得無影無蹤?為什麼我們反覆想起其實希望遺忘的痛苦回憶?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或預防記憶系統中這些惱人的毛病? 2. 本書整理出記憶所為我們招惹的七大類麻煩,進而探討形成記憶缺失的生理性質,提出看待這類問題的新觀點,也希望減少或避免由此造成的損害。這七種缺失,就像古人所說的七種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為我們帶來不便,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3. 作者把記憶所出的差錯分為七項:一,健忘:記憶隨著時間過去而減退或喪失。二,失神:沒有記住該記住的事。三,空白:腦子裡努力想找出某一資訊,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四,錯認:誤把幻想當作真實。五,暗示:在喚起過去記憶時,因受到某種引導性的問題、評論或建議的影響,而使記憶遭到扭曲。六,偏頗:根據自己目前的認知,重新編輯甚至全盤改寫以前的經驗。七,糾纏:明明想徹底忘卻的惱人事件,卻一再反覆想起。 -
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
浦島太郎打開從龍宮帶回來的玉箱子,竟搖身一變成為白髮蒼蒼的老翁;獲救的白鶴化身為美麗的女子下嫁恩人,忍痛拔取身上的羽毛,織出舉世無雙的美麗布匹;不吃飯的賢慧妻子,原來是頭上長著血盆大口的山姥姥,一口氣吞下了三十三個飯糰。你是否想過,透過這些饒富淒美風情或神祕想像的日本民間故事,如何展現日本人的心理結構? 每一個民族、文化和地區,自古以來都代代流傳各種有趣的傳說及童話。直到近代,榮格心理分析學派深入剖析童話故事的象徵內涵,才藉由這些故事洞察人類心靈的深層結構。本書作者河合隼雄是日本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他年輕時正逢日本戰敗,讓他一心嚮往西方文化,對日本傳統文化憎恨不已。他1959年赴美,1962年到瑞士學習心理分析,才發現自己的文化之根。原本,他把「格林童話」當作標準版本,相較之下,日本童話好像沒什麼意義;後來他花了很多時間,才發現日本童話反映的是日本人獨特的心靈結構,跟西方心靈很不一樣。例如「空」的概念,在西方故事中很少見,卻是東亞文化心靈的深層核心。 本書是河合隼雄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以獨創方式解讀〈浦島太郎〉、〈鶴妻〉、〈煤炭富翁〉等許多精采的日本民間傳說,與世界各國故事進行橫向比較,分析人類普同的潛意識深層心理。另一方面,他以全書各章的故事演變,串連出縱向連結:在第一章〈黃鶯之居〉中懷抱著怨恨而離去的女性,化身為第二章〈不吃飯的女人〉捲土重來,在〈異類女性〉與〈有忍耐力的女性〉故事中展現犧牲忍耐的精神,最終在第九章〈有自我意志的女性〉中,開拓出完整的女性意識及全新的視野。日本社會的表層結構看來似乎是父權取向的威權社會,然而就其深層結構觀之,則是相當女性化的柔性社會。 -
Tricks of the Mind
‘As Europe’s most controversial Ming-bearded mind-botherer and former cha-cha chamption, I offer here an insight into the techniques and thinking which have made me offensively rich and the best thing to happen to television since sliced bread. Improve your memory. Learn how to hypnotize. Read minds. Improve your memory. It’s literally all here.’ Derren Brown's television and stage performances have entranced and dumbfounded millions. His baffling illusions and stunning set pieces – such as The Seance, Russian Roulette and The Heist – have set new standards of what's possible, as well as causing more than their fair share of controversy. Now, for the first time, he reveals the secrets behind his craft, what makes him tick and just why he grew that beard. Tricks of the Mind takes you on a journey into the structure and psychology of magic. Derren also takes a long hard look at the paranormal industry, and looks at why some of us feel the need to believe in it in the first place... Alternately hilarious, controversial and challenging, Tricks of the Mind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Derren's legions of fans, and pretty bloody irresistible even if you don't like him that much... ‘Clearly the best dinner-party guest in history – he’s either a balls-out con artist or the scariest man in Britain.’ Charlie Brooker Guardian -
爱的序位
家族排列治療法是目前歐洲心輔界與心靈成長團體中相當盛行的方法,由德國心理大師伯特•海寧格整合發展出來的,他定義他的工作方法為心靈的工作,其作用的層面在心靈上、靈魂上,也就是「身心靈」三個層面中的「靈性」層面。他透過角色扮演與代表的反應,找出問題根源,回歸愛的序位,處理生命中許多的困擾,例如自殺、災害、重病、死亡、墮胎、收養、離婚、家庭失和、家庭暴力、謀殺犯罪、陌名情緒、感情問題、親子教育、兒童學習障礙等重大事件;也可以運用在工作、抉擇、組織整合、人際關係、靈性成長等方面。在歐洲及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人在運用這個方法,幫助了無數的家庭與心靈。本書是以心理輔導課程為經緯,堪稱海寧格學說之綜述。第一部〈捨得才懂得〉為其心理學之理論基礎。 第二部〈牽連糾葛及其解答〉應用家族排列的輔導方法,進行為期三天的課程。 第三部〈歸屬的秩序〉為海寧格另一個重要的學說,屬於家庭治療的部分。 第四部〈什麼東西讓家庭生病,如何治療〉,是「醫療和宗教」國際研討會的課程。 第五部〈答客問〉則是訪談錄,談到系統心理學的建構過程。 -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內容簡介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進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他所創始的個體心理學,緊扣「自卑感的問題與力量」發展,形成一套阿德勒的不完美生活哲學。自卑感是人類努力與成就的基礎,卻也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因此,阿德勒深入分析自卑感,揭開其副產品──「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對人們的戕害。他並提出過好生活該有的「常識」、「社會興趣」與「社會適應能力」,期盼能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消除情結的障礙,設定有用與健全的人生目標,進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主張,決定我們生活型態的「人生風格」(the style of life)在四、五歲就由「人生原型」決定。因此,對於孩童的教育要從小開始,而且方向必須正確。童年時期如果出了差錯(如父母過於溺愛),未來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如犯罪)。而對於行為出現偏差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減低他們的自卑感(但毋須完全根除,因為自卑感也是讓人向上的力量),讓他們發展出對人生有用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進而導正他們人生的目標。 只要每個人都能好好運用自卑感,培養適當的社會興趣,就能萌生勇氣,融入社會並適應良好。只要相信阿德勒心理學所倡導的「沒有人做不到的事。」(Everyone can accomplish everything.)就能擁有正常、圓滿的人生。 阿德勒行文淺白,兼有厚度與後勁,所呈現的人文觀點,極具啟發性與前瞻性。 且聽他從人格、童年、家庭、夢境、教育、人際關係、愛情與婚姻等人生百景,彷彿老師為學生講課一般,論道說理,揭示重點,並娓娓道來形形色色的臨床故事,有待你慢慢看,好好看,反覆看,細細咀嚼出字句背後豐沛的底蘊與真義。 請透過本書,從頭或重新認識阿德勒,隨著他的所思所談、他為你揭露的人生無用面與黑暗面……你將能認識真正的自己,擁抱人人都有的自卑感,將所有的不美好化為養分,自能萌生勇氣,面對一切挑戰與逆境。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本書日文版譯者岸見一郎並指出,阿德勒心理學是領先時代潮流逾一百年的思想導論,以我們這個世代來說,其重要性肯定只會越來越高。 ★綜覽「阿德勒心理學全貌」的入門必讀經典 ★原典新譯,最貼近阿德勒的思想與智慧 ★了解個體心理學的最佳入門書 各界推薦 ★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曾端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游乾桂∣臨床心理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依姓氏筆畫序) 他教導我們生活「常識」,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並活出生命的意義。 ──曾端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他從不避諱談論人性中最為不堪的部分,他總是正面迎接所有天生的缺陷與成長的挫敗,他把這些「不美好」當成人生的資產,告訴我們「面對脆弱的自己」是為了迎向在生命路上勇敢前行的希望與力量。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需要激勵自己有改變的勇氣,也深知自己渴望做一個真實且自己喜歡的人,那麼從拿起這一本書開始,就是勇氣的開始。這不僅是為生命做一次完整的了解,也是在了解任何年齡、任何世代的人類問題,所開始進行的有益關注及停留。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作為一位理論家、實務者,以及作為一個人,阿德勒並沒有限制自己,要依照誰的期待而活,包括對他影響深遠的佛洛伊德。他活得如此精采與自由,儘管他被人討厭,也無畏無懼。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