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铁生散文选集
“新百花散文书系”将中国的散文传统视为一个不断更新的开放体系。“新百花散文书系”力求把当代散文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不断纳入自身。“新百花散文书系”展示的,即是这样一条有着自新能力的中国散文之河。藉此,您将充分感受与领略中国文学的巅峰笔意与思想之美。 《史铁生散文选集》是该书系中的一本。 《史铁生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史铁生的32篇作品,包括:秋天的怀念”、““安乐死”断想”、“三月留念”、“复杂的必要”、“一个人和一只牛”、“喜欢与爱”、“乐观的根据”、“游戏·平等·墓地”、“二姥姥”、“庙的回忆”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我二十一岁那年
《名家寄小读者·我二十一岁那年:史铁生寄小读者》内容简介:对作家史铁生来说,二十岁那年的厄运突降,不啻于让他的青春有了天崩地陷般毁灭,他曾愤怒、咆哮,无法接受命运的残酷,是母亲的爱还有周围人水一样柔软的温情,才使他年轻的心渐渐平复,让他陷入忧郁的同时也开始了深刻的人生思索。 读他的作品,你要有勇气体会那种忧郁和沉思,但穿透那层忧郁,你就会恍然发现,在那忧郁的枝干上,竟也会开出积极乐观甚至幽默自足的花朵。 所以,史铁生的文字是有魔法般魅力的,因为那文字会叩响读者内心最深处的门…… -
扶轮絮语
《扶轮絮语》主要内容:宇宙膨胀不歇,轰轰烈烈的消息总要传达,人便是这生生不息的传达,便是这热情的载体,便是残缺朝向圆满的迁徙,便是圆满不可抵达的困惑和与之同来的思与悟,便是这永无终途的欲望。所以一切尘世之名都可以磨灭,而“我”不死。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窨,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
男人·女人·残疾人
在198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末,在北京雍和宫大街26号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几个青春已逝,但还自称年轻的男女,围在刘树生带来的正宗黄铜火锅边,吃着正宗的涮羊肉,他们是史铁生、陈放、刘树生、甘铁生、刘树华和晓剑。 这几个人是雍和宫大街26号的常客,而雍和宫大街26号是雍和宫正门边上一个大杂院,在这大杂院的进门处,又围起一个小院,里面有两间不大的北房和一间自建的小厨房,这就是已故著名作家史铁生当时的家,他和妹妹、父亲居住在里面。 那是一个可以思考的年代,准确地说,那是一个很多人都愿意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年代,把一切都当成生意的行径,尚未泛滥。 这6个人都算是崭露头脚的作家,也可以叫业余作者或业余文学爱好者,都已经有作品在《收获》、《当代》、《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并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他们聚在一起,目的当然是讨论文学,争执着如何通过文学表述人生的真谛,并能够对更宏大的目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似乎是晓剑突发奇想,由在座的6人联手创作一部作品,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思考通过文学人物共同展现出来。这本身就有点惊世骇俗,也有点哗众取宠,但绝对是一种创造,一种颠覆。 -
午餐半小时
《史铁生文集:午餐半小时》内容简介: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有生命走过的声音。“文革”时他不是那种“红五类”的红小兵,他的身份只距“黑五类”差一点,所以更多的是作为旁观者,但是他在作品中一直在忏悔自己曾经的怯懦。《“文革”记愧》对历史的反思非常有份量,可以让后人从中明白一个时代。做为历史的见证人,处在那样一个恐怖至骨髓的时代,他的家庭劫难、“文革”经历、插队生活……与他之所以成为后来的史铁生息息相关。 -
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是史鐵生四年來的第一部新作。他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探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紐帶……共分六部分,243則,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 史鐵生寫道:“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背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