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长篇小说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尼刻奖、布克国际奖等多项大奖获得者
▷苏美尔女战神独闯冥界|“创世”神话;“废土”科幻;“赛博朋克”冒险
▷从波兰语直接翻译 | 随书附赠精美卡片
————————
【内容简介】
安娜·尹,天地之女神,独闯世界坟墓。那里是她的孪生姐姐统治的冥界,所有生者都将走过七道门,一去不回。为了救回安娜·尹,她的挚友去往天界寻求诸父的帮助,又走到城市尽头、沙漠边缘去找大母神宁玛。
诸父订立了法则,隔绝地上与地下,让人类处于无休止的劳碌与短暂的欢欣之中。人类无法理解生命的一切,也无法获得幸福。为了给人世找到新的秩序,安娜·尹与大母神欲打开坟墓,撼动世界的根基,把世界重新连成一个整体。
最终,安娜·尹从冥界归来,死而复生……
“‘往日’与‘来日’,仅一字之差,‘往来——往来——’,宛如召唤。”
————————
【名人及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托卡尔丘克始终秉承着波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提出着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共鸣的普遍问题。”
——波兰驻美国大使 彼得·维尔泽克
“托卡尔丘克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大胆地前行,从不受困于种种边界和类型的藩篱。她笔下的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书页之间,他们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
“托卡尔丘克童年时便通过她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建构了她对万事万物——人、动物、植物、风景等——之间联系的理解,成为作家后的她试图通过想象力证明,童年时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成人社会粗暴地切断,依然在她的作品中延续。”
——《卫报》
“托卡尔丘克的作品常常是关于现代人的流浪和漫游的故事,以旅行、神话故事和哲学思考的形式出现。”
——《在线报道》
“作者显然深信万事万物皆有灵魂,万事万物都有时间,并且,无论生灵还是事物,都有自己的命运。……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波兰文学先贤的影子,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她又谁也不像,她就是她自己。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魔幻和神秘气息,童话和神话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奇妙的混合。”
——《世界文学》主编 高兴
-
索拉里斯星
这颗星球,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秘密。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据此改编《 飞向太空》,铸就电影史上的经典。
被无数人誉为无法超越的科幻神作,设立太空想象天花板,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
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索拉里斯星》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
——戴锦华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
玩偶与珍珠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zui私人的阅读分享;直接译自波兰语原著
▷从被誉为“波兰《红楼梦》”的文学瑰宝——《玩偶》出发
▷探寻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
【内容简介】
《玩偶与珍珠》是托卡尔丘克的一部分析波兰作家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被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珍珠颂》是由米沃什译为波兰文的一个童话,关于一位王子到民间寻宝而忘记自我的故事。
从《玩偶》与《珍珠颂》出发,托卡尔丘克向我们呈现了一堂文学大师的阅读课。探寻了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托卡尔丘克希望通过她的阅读图谱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
【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讨论普鲁斯的小说《玩偶》的这部作品,证实了她自身也独具特色。托卡尔丘克可能是她的同代作家中,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了传统——以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产生的问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精神社区——的人。书中讨论了科学与艺术,知识与形而上学,个体的内在自由与外在的历史的关系。但书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普鲁斯。托卡尔丘克怀着对老前辈的敬意,缓缓阅读着小说。”
——格拉齐亚·鲍尔库夫斯卡, 波兰文化期刊Res Publica Nova
“《玩偶与珍珠》证明了普鲁斯那部小说的伟大,也记录了托卡尔丘克结合自己的世界观和经历进行的一次私人阅读的体验。她认为《玩偶》是一部启蒙小说,描写了人们寻找,并且找到了生命意义的过程。”
——卡兹米尔茨·麦西格,波兰文艺期刊Fraza
“她以一种来自女性的、天然的细腻与温柔,同时以敏锐的目光,努力沉入万物内心,融为世界的一部分,然后替万物发声,替世界讲述。这是托卡尔丘克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她的不凡之处。”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授 赵刚
“托卡尔丘克始终秉承着波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提出着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共鸣的普遍问题。”
——波兰驻美国大使 彼得·维尔泽克
“托卡尔丘克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大胆地前行,从不受困于种种边界和类型的藩篱。她笔下的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书页之间,他们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
“在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是欧洲最重要的人本主义作家之一,致力于欧洲大陆的思想和散文主义小说传统。”
“托卡尔丘克童年时便通过她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建构了她对万事万物——人、动物、植物、风景等——之间联系的理解,成为作家后的她试图通过想象力证明,童年时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成人社会粗暴地切断,依然在她的作品中延续。”
——《卫报》
-
机器人大师
“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是我们的桎梏,因为不可预知性总会伴随着我们创造出的每一样东西!”
他们是伟大的发明家,从人格交换机到末世论改造机,无所不造。
他们不仅要一起面对宇宙中无解的难题,还要为谁是更强的发明家争得你死我活。
他们是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别称:机器人大师。
◆波兰科幻名家高口碑代表作,新装上市。
◆莱姆100年诞辰纪念版,入选波兰2021莱姆年100大海外版本。
◆20个天马行空的脑洞故事,怪诞、幽默、辛辣、讽刺,《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瑞克和莫蒂》《飞出个未来》精神先驱。
◆信息量超载的机器人版《一千零一夜》,融入伏尔泰式的巧思洞见,恣意徜徉于科学、文学和哲学之间。
◆波兰原版完整引进,全译本无删节,新增5个故事。
◆上外波兰语专业负责人历时2年翻译,182条注释深入剖析莱姆的文字游戏。
◆收录波兰艺术家达尼埃尔·姆鲁兹绘制的25幅插画。
◆膜银卡材质金属感外封,装帧精美。
-
名望与光荣
♞ 波兰当代史诗、战后小说创作最高成就作品
♞ “邪恶有时也可能赢得名望,但是光荣永远在正义一边。”
♞ 追忆颓然倾覆之昨日世界,俯览两次大战欧洲动荡局势
♞ 《日瓦戈医生》般冷烈沉郁回肠荡气,《灿烂人生》般温暖炽热怅惘柔情
——————————
《名望与光荣》不仅是伊瓦什凯维奇的代表作,也是战后波兰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描写起于1914年夏,终于1947年春,以末代伯爵雅努什为主角的几个波兰家庭三代人的遭遇,反映三十余年的光阴里,时代洪流下的波兰与波兰人民。涉及一战、社会主义革命风暴、波兰独立、苏波战争、西班牙内战、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华沙起义等诸种著名历史事件。
小说中人物的成长、情节的发展、爱情的波折都与政治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冷烈沉郁回肠荡气,堪称“当代史诗”。又“带着十足的信念和庄重去认识、理解和表现世界和人生”,行文自然含蓄、沉郁优美,书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炽热、怅惘柔情。
——————————
它以一种无法模仿的氛围、一种无法模仿的基调,衬托出对“无情流失的时光的怀念”。
——《理想藏书》
伊瓦什凯维奇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任何从事波兰文学研究的人都不能忽略他。即使有意将其大量文学作品中的某些部分排除在外,剩下的作品,作为三个时代的见证,也足以让他拥有比同时代任何人更高的地位。
——切斯瓦夫·米沃什
《名望与光荣》是战后小说中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品。
——张振辉《波兰文学史》
我觉得译得最舒服的是伊瓦什凯维奇的《名望与光荣》,我和作者文风相近,所以比较默契。……他的作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波兰作家,以致战后三十五年被称为波兰文学史上的“伊瓦什凯维奇时代”。
——易丽君
-
糜骨之壤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最新被译为中文的长篇小说;从波兰语直接翻译;同名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银熊奖)。
-----
本书入选2019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 | 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长名单 | 2020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
-----
《时代》《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卫报》《芝加哥论坛报》盛赞
---
“宇宙中有一个地方,还没有毁灭,那里的世界还没有颠倒,伊甸园仍然存在。”
----
主人公雅尼娜是一位精通占星术、喜欢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并热衷动物保护的老妇人,她幽居在波兰边境被大雪覆盖的山林里。雅尼娜给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会取个奇怪的外号,他们是“大脚”“鬼怪”“好消息”,她养的狗则被称为“小姑娘们”。突然有一天,邻居“大脚”被一块小鹿骨头卡住喉咙,死在家里,此后凶案接二连三发生……小说贯穿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以及关于人、自然、动物的尖锐思考。
----
一个曲折的、充满想象力的、超越类型化的故事。(《糜骨之壤》)既是犯罪悬疑小说,又是童话,更是一场关于一些物种为什么要凌驾于另一些物种之上的哲学探讨。
——《时代》杂志
托卡尔丘克是过去25年间在欧洲脱颖而出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家之一。
——《经济学人》杂志
一曲给大自然的颂歌;一首给威廉•布莱克的赞美诗;托卡尔丘克是否超越了布莱克?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犯罪小说——因为托卡尔丘克不是一位平常意义上的作家。借由她非凡的才华、智识和她的这些“思想小说”,她提出并思考着关于生态环境的政治的种种问题。托卡尔丘克反复地提出这些问题,并呼吁我们采取行动。
——《赫芬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