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北京
老舍,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老舍深爱着北京,爱她的城墙巷道,爱她的风情习俗,更爱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老舍的大部分作品反映的都是北京底层老百姓的声音,有着十足的“京味”。 同样一分爱,摄影师沈继光却是用镜头去表达的。他的足迹遍及旧城的每个角落,他将自己对老北京的爱凝聚在了一幅幅“残片”之中:老庙破门、残墙断壁,摄影师留给我们的是一份远去的回忆。文字里的北京,相片中的老城——同样的爱,不同的人,于是我们有了这本精彩的集子——《老舍的北京》。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其颇具影响力的成名作,德文版获瑞士青少年文学最高奖“蓝眼镜蛇奖”。书中作者以自己7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进行追忆,讲述了少年时代所见所闻几个悲剧小人物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贫穷、苍凉的旧中国面貌和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也流露出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思念。1983年,该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并在几十个国家上映。 -
在胡同里长大
本书为林海音文集第四卷,以散文为主。主要为作者回忆北平生活的文章,表现自己对北平的苦念。其中有《北平漫笔》《家住书坊边》《我的京味儿之旅》等篇目。作者讲述老北京的生活,述说旧北京风俗地理人情,漫谈北京土语等等。 林海音是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之一,被誉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2011年是林海音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江苏文艺社推出新版五卷本林海音先生珍藏版文集,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先生选编,收录林先生长篇和中篇小说、散文、书信等作品,并配有许多林海音不同时代的珍贵照片,文如其人,林先生的美将在这套新版文集中得到最大的展现。是一套兼具阅读、欣赏与收藏的文学作品集。 -
我心中的四合院
著名作家梁衡,诗人屠岸倾力推荐 走近老北京人的生活,聚焦“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透视北京城半个世纪的政治、社会变迁。 本书以数十篇美文构成,描写北京的四合院、庙会,胡同、豆汁摊、帝王庙等带有老北京烙印的风景和民俗,回忆作者在四合院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描绘了她的许多邻居和亲友,这些人大都是“小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各自不同的遭际和命运,构成了一幅文学人物的“清明上河图”,读来令人十分感动。本书不仅让读者领略到四合院的风情与魅力,还折射出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 -
老饕漫笔
饕餮本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东坡肉”、“潘鱼”、“谭家菜”……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梁实秋、王世襄、汪曾祺以及这本书的作者赵珩,皆是此道高手。 《老饕漫笔》是文坛宿将的主题回忆。文笔清淡含蓄,文品平实端庄,颇有“粤菜”之风。书中记录的,或人或事或风物或名胜或花絮或掌故,一概与吃相关。它用平实的语调钩沉与饮食相关的方方面面,却并不拔高,非将口腹之欲升华为文化精粹。 -
再会,老北京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对于路人而言,这两个口号都可以是正确的,北京又处在八百年一次的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之中。被改掉的横幅在几小时内就被扯了下来,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