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档案
爸爸失踪了,几个月后又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就像他不过是出去了一个下午,又到屠夫那里干了点杂活。他们几乎失去了父亲,可是父亲回来了,家里却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样子。 这一段家庭创伤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多年以后,“我”成了一名历史学家到处讲学。有一天,一个女人找到了“我”,跟“我”说,她叫安娜,是父亲的情人。“我”回想起许多年前,父亲失踪的时候,在柜子里找到一张照片,父亲搂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自己的母亲。 “我”几番挣扎,终于决定去找安娜,了解当年的真相。可是安娜死了,只见到了她的女儿。 俩人开始翻开当年的爱情档案,追寻那对情人的轨迹,重走一遍那段私奔之路…… -
别爱苏黎世
别爱苏黎世》,最近看的一本书,书写的是三个中国女留学生的故事,在欧洲最富有的城市求学,想要实现梦想,甚至生存需要绝对的勇敢和坚强。故事独立却又有所牵连,那么微妙的连接在一起。所以这不是个童话。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渺小的孩子拥有爱情,拥有生活都是奢侈的梦想,但是还是义无返顾的和命运与现实斗争着,不记得哪个段落写着历经现实冲刷的女孩恍惚间拾起记忆的碎片,从小时侯被催促着的作业,巷子里告白的男生,一瞬间的时间,换做了为了一段段被命运作弄的异国爱情,生活的现实,一定要变得坚强的让人不忍,毫无办法…… 这个年纪有太多承受不起的东西,不该承受的东西,可是有句话还是说得很好,“既来之,则安之”。承受不起也好,不该承受也罢,生命中总会有那些由不得我们选的题目。如果避不掉的话,就勇敢面对吧。战到最后的才是英雄。至少不能因为我要去面对迎我来的,而放弃我所拥有的。而且还是那句话“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的呢”。 -
荣格自传
《荣格自传:梦·记忆·思想》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丰富的毕生回忆录。正如荣格自己所说:“关于我的一本书总是充满了机遇,其中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甚至连我自己也完全无法确定或预料。”通过阅读《荣格自传:梦·记忆·思想》,我们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奇遇。在《荣格自传:梦·记忆·思想》中,荣格对自我人生剖析和“分析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读者不仅能了解荣格不平凡的一生,还帮助我们理解荣格博大精深的心理学理论。 《荣格自传:梦·记忆·思想》值得一生典藏,反复阅读,终身受益。 -
历史讲稿
本书是雅各布·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教授历史课程时的讲稿,最初的德文本由埃米尔·迪尔整理,以《历史段章》为题出版。中文翻译依据的是自由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哈里·琼的英译本《论历史与历史学家》。为标明此书的讲稿性质,中译本决定采用与德文本相近的书名——《历史讲稿》。 -
童话的心理分析
童话通常以象征的语言表达出人类在千百年来长久积累和沉淀的经验,人们在阅读童话以及以童话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体认到,我们个人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共同的问题。 作者是荣格心理学派著名心理分析家卡斯特•维雷娜。本书原是作者关于童话在治疗中意义的讲稿。作者在书中用不同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将童话应用到治疗过程中。她选了6个不同的经典童话,并以例子说明它们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让个人深入自己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在小红帽的例子中,作者解释了童年最喜欢的童话和焦虑症状可能的关系。在解释勇敢的小裁缝故事中帮助一个有事业危机的男士从中找到惊人的相关性。安徒生的冰雪女王故事,使一位挣扎于情感与理智的女士找到了出路。在书中她还说明了童话在角色定位、静思想象练习以及在深层心理学梦的解析中的效用。 -
镜中的忧郁
在西方文化中,忧郁可能是最具特色的东西。著名的瑞士文艺批评家、理论家斯塔罗宾斯基以法国19世纪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波德莱尔为例,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如忧郁者如何说话,诗人和剧作家如何让他们说话,人们如何向忧郁者说话等,循序渐进地考察了“镜中的忧郁”这个主题以及文学领域内“低垂的头”这一形象。《镜中的忧郁》表明,在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和萨克斯之后,斯塔罗宾斯基比任何人都更加注意将忧郁置于艺术史家和文学史家关注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