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的城市
香港文化研究叢書之一 CITIZENSHIP 問題是當今文化研究領域探討「公共文化」的核心課題,它所探討的正是現代社會及其成員的關係。公民文化的議題,可以歸結為這樣的一個問題:不是問住在這個城市的是誰?或誰有資格住在這城市?而是要問:這是誰的城市?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批判和檢討這城市與它所體現的價值所作出的行為、論述和實踐,指陳行動者和論說者的動機及其背後的假設。 在今日標榜一旦談論香港,所用的文化論述假設好像都要超出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話語的時候,卻正好是我們透過香港的歷史經驗深入了解和反省之時:甚麼是殖民主義?甚麼是民族主義?這些文化想像與實踐與我們所追求的屬於「我們」的城市,究竟有甚麼相干? 文化是一個杜群共有的生命。文化經驗與日常生活綿密的歷史脈絡息息相關。「香港文化研究叢書」的目的是致力發掘和重組香港文化歷史的種種面貌,深入研究文化身份的建構過程,探索文化與社會及政治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期待抱著批判的態度:從歷史出發,重新認識、掌握及撰寫我們這個群體的共同經驗。 -
香港當代作家合集選:詩歌卷
作者:馬博良、蔡炎培、戴 天、西 西、古蒼梧、鄧阿藍、關夢南、羈 魂、黃國彬、鍾玲玲、羅少文、梁秉鈞、飲 江、馬 若、康 夫、何福仁、淮 遠、張景熊、乞 靈、張弄潮、陳昌敏、葉 輝、黃楚喬、秀 實、舒 非、胡燕青、禾 迪、長 隨、金力明、李金鳳、黃 襄、曹 捷、俞 風、陳德錦、陳 汗、黃婉玲、張永德、杜家祁、鍾國強、孟 浪、鍾曉陽、王良和、羅貴祥、林幸謙、洛 楓、吳美筠、小 西、游 靜、樊善標、馬 俐、陳 滅、潘國靈、王 敏、智 瘋、劉偉成、夏芝然、陳麗娟、彭礪青、廖偉棠、葉英傑、劉祖榮、黃茂林、謝雪浩、劉芷韻、鄧小樺、盧勁馳、袁兆昌、梁璇筠、麥樹堅、小 浺、曹疏影、麥榮浩、鄒文律、鄭政恆、雨 希、呂永佳、洛 謀 -
縫身
2008《風箏家族》獲選開卷十大好書 2009《灰花》獲第三屆紅樓夢文學獎推薦獎 連續兩年榮獲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說 香港文學新天后韓麗珠 2010不可思議的年度長篇代表作《縫身》正式公開 為了經濟考量,立法機構定立了《縫身法例》,成年者可透過身體配對中心提出縫身申請,根據兩人身高、體重、膚色、年齡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進行縫身配對,並可自行選擇連體部位,連生人的工作能獲得優先保障。為了順應連生人的需要,被迫提早退休或失業的人們紛紛被召回原來的工作崗位,製造數以萬計專供連生人使用的生活用品,並重新規劃適合連生人生存的環境工程,此法的頒布,大幅促進了經濟成長,失業率驟降。 愈年輕的人進行縫身手術,對另一伴身體的排斥便愈少。醫生告誡:勿產生任何負面的感覺,一旦成了習慣,沒有任何藥物可供治療;接受縫身手術後,再進行分離手術幾乎不可能成功,即便勉強分割,也得付上沉重代價…… 但我始終認為,那是為了抑制欲望,以免讓它傾瀉到危險的禁地,不僅是生理的慾望,而且是心裡某個暗黑的角落。我看著自己缺乏血色的腳掌、他曲起來的膝蓋、擱在我肚腹上瘦長的手臂,忽然感到一切都遙遠得像屬於另一個星球。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被困在這樣的身體裡。 (起點)沒有任何人是完整的, 只有通過與另一個身體 接合∕切割,在經歷一切後, 才有可能 邁向徹底的圓滿∕燦爛得非常短暫。 透過身體被分割、刺穿,與另一具身體接合,來得到自身的不完整。 即使這世界佈滿了尖削的芒刺,只要我們背對著背,沒有什麼不可以抵抗的。 除了縫身,再沒有更虛幻的假象,以如此切實的方式出現,讓我們以為生活裡還有美好的事情。我們對於縫身的抗拒,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完整,就像挽救某種瀕臨破敗的東西。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了避免發生衝突,假裝彼此是類同的人。 即使許多人走在一條相同的街道上,可是每個人都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裡。 縫身法例的出現,使他們既能順應連生的安排,聽從內心的慾望,另一方面,又能把那種矛盾、反抗的情緒轉移到對於法例的憤懣之上,如此,他們的身體和精神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 他們的矛盾,源於各自待在原來的崗位上,而不是處理相同的工作。 在意識的層面,沒有人能證實,連體和獨身,正常和異常是否存在著確切的界線。 我們分享著相等的孤獨,剛剛脫離了一種孤獨,又陷落在另一種孤獨之中。 我清楚地知道,連生前的世界已經瓦解了,可是連生後,組成生活的四周,還沒有建成穩固的狀態,彷彿一股疾勁的風經過,一切又會回復虛空的原狀。 一旦把我們分開了,我也活不下去。 對一些人來說,分割手術是連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階段。 縫合了身體以後,便失去了凝視對方的機會,一旦把視線落在對方臉上,眼前便是一片模糊的景象,失焦的結果,使他們再也無法從神色的變化揣測對方的心意。 (終點)只要把自己或他殺掉, 便有至少一人能離開接合的身體,重新選擇活下去的方式。 -
你们
書 的 名 字 有 如 人 的 容 顏 , 《 你 們 — — 關 於 這 個 時 代 的 一 些 綺 麗 與 崩 壞 》 這 個 有 些 拗 口 的 名 字 , 就 讓 人 想 到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分 子 那 種 夾 雜 了 耽 溺 頹 廢 但 又 憤 怒 焦 慮 的 批 判 容 顏 。 「 綺 麗 」 是 耽 溺 頹 廢 的 代 碼 , 「 崩 壞 」 則 是 憤 怒 焦 慮 的 記 號 , 而 「 你 們 」 則 是 批 判 的 距 離 。 「 綺 麗 」 、 「 崩 壞 」 、 「 你 們 」 這 三 者 是 個 彆 扭 不 自 在 的 組 合 , 而 這 個 彆 扭 不 自 在 不 正 是 近 代 中 國 , 包 括 兩 岸 三 地 在 歷 史 發 展 的 過 程 裡 , 由 於 受 到 時 代 的 擠 壓 而 顯 得 格 外 光 怪 陸 離 所 造 成 的 嗎 ? — — 著 名 政 論 家 南 方 朔 一 起 加 入 「 拜 們 教 」 ! — — 狙 擊 陳 方 安 生 研 究 汪 偽 政 權 馬 家 輝 去 年 出 版 《 我 們 》 , 入 圍 「 香 港 書 獎 」 , 引 動 各 方 議 論 , 有 人 喜 之 , 有 人 厭 之 , 但 大 家 都 想 讀 之 。 馬 家 輝 今 年 出 版 《 你 們 》 , 顯 是 故 意 挑 釁 , 在 喜 與 厭 的 喧 嘩 裡 , 再 向 世 界 宣 示 他 的 個 人 喜 厭 。 跟 《 我 們 》 相 同 , 《 你 們 》 議 論 縱 橫 , 從 李 安 的 水 銀 燈 到 曾 蔭 權 的 選 舉 騷 , 從 陳 冠 希 的 生 殖 器 到 梁 朝 偉 的 床 上 戲 , 從 沈 殿 霞 之 死 到 羅 志 華 之 逝 , 從 漢 奸 汪 精 衛 到 漢 奸 的 粉 絲 湯 家 驊 , 從 天 星 的 朱 凱 迪 到 皇 后 的 林 鄭 月 娥 , 從 虛 偽 的 陳 方 安 生 到 慓 悍 的 葉 劉 淑 儀 … … 統 統 談 及 , 或 嘲 之 , 或 罵 之 , 總 之 , 沒 有 保 留 。 而 繼 《 你 們 》 之 後 , 馬 家 輝 說 , 日 後 還 會 再 出 《 他 們 》 、 《 她 們 》 、 《 它 們 》 甚 至 《 牠 們 》 。 以 「 們 」 為 志 , 眾 志 成 城 , 不 亦 快 哉 ? 你 怎 可 以 不 加 入 「 們 」 之 系 列 , 成 為 「 拜 們 教 」 的 忠 實 信 徒 ? -
舊箋
〈為我們更為他們而寫〉 古蒼梧 黃子明赴法留學前,把已故女友林海媞一些文件交給好友鄧文博,說是海媞的文學作品,希望他能幫忙成書出版,把海媞的才華留在人間。文博打開一看,卻原來是一疊海媞寫給子明的信。當年一起玩的朋友,都知道海媞是子明的女朋友,而海媞並不搞文藝創作,這些信 應該是「情書」,怎麼會變成「文學作品」呢?文博把信一封封的細讀,才發現子明愛戀的,另有其人…… 故事發生於1967年本港發生「五月風暴」期間。海媞的信件,只講了半個故事。另外半個故事,是文博通過注釋推想出來的。 作者用海媞的信件、文博亦敘亦議的注釋和自己關於史實部份的按語構成這本小說,為讀者提供三種不同風格文本的閱讀趣味,也挑戰這個電子資訊時代讀者的耐性。寫這部小說的初衷,固為了保存作者及同代人這段火熱的青春記憶,但更強烈的願望,卻是和年輕一輩分享自己在香港此一重要歷史階段的感受。採用「註釋」的手法,故意用了半史實半虛構的形式,是為了更自由地談今論昔,方便兩代人的交流。因此,我更關切年輕讀者的看法。 一個80後讀者有下面的回應: 一、開始時不太習慣「註釋」,一邊讀信一邊看「註釋」,有點忙不過來。掌握了閱讀節奏之後,卻覺得像看推理小說:「註釋」逐步打開了兩個主人翁的內心世界。 二、這幾年,年輕人很接近信中哪個年代年輕人的情懷,讀來頗有共鳴。 三、第一次讀是愛情小說,第二次卻當是香港的歷史筆記來讀。 一個90後讀者的回應則是: 書名(按:指小說中的書名《六十年代書簡詳註》)吸引,因為對60年代香港有興趣。 開始讀時,不太讀得下去,因為覺得有些評論很武斷;看到談及披頭四、《祖與占》等等才翻下去。首次讀時覺得註釋部份太跳躍,太細碎,但重看時就頗喜歡,因為是哪個年代的歷史碎片,很有意思。 喜歡讀這種60年代大學生青春戀愛故事。哪個時代是 hope for something,結果破滅了;我們現在又似乎 hope for something,那麼 what can we do? 這本書的信件部份,雖因故事情節的需要,略經改造,但仍真實反映了1960年代本港大學生在時局的突變中所受的衝擊和他們的思考。從上面兩位年輕讀者的回應,可見這些信已把我們這一代當年的震動與徬徨,傳遞了給今日年輕一輩:「一個有血有肉的香港呱呱墮地了,香港這個歷史的傷口,終於流出了中國的血!」 我一位80後學生讀後發電郵給我: 掀開這一段被遺忘或隱蔽的心路歷程,也許是老師這部小說給80後青年最寶貴的禮物。 這的確是我的心願。 (文章出處: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8F%A4%E8%92%BC%E6%A2%A7/art/20120718/16523714) -
哀悼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