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长在80年代的小城
谨以此书,写给我们渐渐消失的故乡! 后来\我们终于长大 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都市 可以自由穿梭\似乎 自己也变成了它的一部分 久而久之\故乡这个词变得好遥远 变得\不那么重要 慢慢替代它的只剩下\怀念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 在下着雨的\夜晚 你也会像\惊醒了一般 回忆起\那些从前 记忆中\那些稚嫩的脸和那潮潮的南风天 我们也许都注定漂泊\散落四方 只期望内心\还有一块柔软而干净的土壤 装着我们的小城\我们的故乡 -
路爷
本集《路爷》和年前出版的《旧时宣武门前燕》一样,说的仍然是如今在海外忆想当年京城里的旧事。按说,写作的缘由已经在前一本集子里面交待过了,这里又来一篇《写在前边》似乎多余。 然而也还可以说出个把理由。 一位读过前本集子的读者大约是看穿了我怀旧的情绪,认准我肯定还有尚未渲泄的往事要说,迟早总会行诸笔端,于是他向我建议,时下的世风是连风味小吃和文房四宝都要讲究系列产品,因此我的第二本集子不妨也选定一个系列的标题,一来以求连贯统一,二来也算是顺应时势。 不过我想,主意虽好,但为时已晚。既然第一本集子没有称为“之一”, 何来本集按了排行称为“之二”。 记得幼时母亲带我出门,碰到有父母那一辈尚不十分熟识的朋友,他们一般总会顺口向母亲问起:“这是你家的老几?”意思是指我在家里孩子中间的排行。 当年无论什么都是提倡多多益善,炼钢要一千零七十万吨,种地要亩产万斤,生儿育女也是越多越好。不识时务的马寅初老先生刚刚插了一句嘴,立刻就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搞得人家灰头土脸。 可惜的是,母亲或许是感到养儿的不易,或许也是恐怕世道的艰辛,总之是响应政府号召不力,只生了我一个。不过母亲倒是十分坦然,遇到这种场合,她便会半开玩笑,半为解嘲地回答道:“他是老大,也是老二,还是老三。”由此看来,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便用不到排行。 年前,我将上一本集子的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还会有意犹未尽的话要说,所以只是选个书题,既是“之一”,也是“之二”,还是“之三”。 我的想法是,就象是生孩子,早先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如今号召节制生育;写文章也如是,过去标榜著作等身,现在应该提倡少写。道理其实不言自明:从前识字的人不多,为了传播文化,有能者多劳的意思。可是如今社会昌明,识字的人早已遍地皆是,倘若大家都来写,且不说著作等身,只消一人一本书,那全国十几亿人就会让印刷厂日夜开足马力也难以应付。 后来还是听从了一位社会学家多少有些道理的分析我才转了念头。他认为,社会的人口不能忽多忽少,而且人口性别和年龄的比例都需要一个渐进而合理的组成才最为理想,否则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写文章也是如此。他认为,我们这辈人留给后世的记录太少,仅仅才过去十几数十年前的旧事如今已经是鲁鱼亥豕,张冠李戴了。如果我们留下空白,那么只好听凭后世取巧善辩的人信口雌黄。 为了怀旧,信手留下一些文字,倘若因此还能够多少平衡一些由于时代动荡而造成文字记录的比例失调,那么也确实值得一做。既是这样,我便重新打点起精神,把行将停下来的笔再次转动起来,于是又得到以下的二十余篇。 不过集子终于没有如同家中的孩子一般排成“之一”、“之二”。按说倒也不坏,原先在京城里讲究的是按资排辈,如今到了海外,这些规矩还是能免则免了罢。 其实,文如其人,既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内容尽管不同,体裁到底相近,就象自己的孩子,尽管没有排行,总归是丢不掉的。 -
80后自己的老照片
该书是一本80后的集体自传,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心声,记录了80后从童年一路走来的点滴生活。本书由多名作者撰写,作者有仍在求学的大学生,有投身于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有奋斗于企业的商场精英,有坚持自己创作梦想的文学界人士......他们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但相同的是对80后小时候难忘时光的共同记忆,相同的是多年来升学的期许与压力,相同的是在工作道路上的彷徨与希望。 -
回乡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 《回乡记》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 -
流年
在如今的年代,怀旧已经成为了大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思考方向。然而,怀旧又有很多种,有对历史和往事的回眸,也有对经年风景的留恋。怀旧的情感大多是朴素的,因而也有了数年前风靡一时的“老照片”等系列刊物。 站在新世纪,去观望曾经的发生,每个亲历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动,我们希望生活其间的个体能够记录下短暂的停留以及已经或即将消逝的风景,这不单是一种念想,更当是一种责任。 《流年》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追忆我们的逝水光阴,回首往事,见证今天,用平实的表达关照世间的情感,乃其主旨。 《流年》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人文、历史、地理读物,每年出版四辑。以当今的视角去回顾历史,以纪录的文字去记录时代的进程,以极具震撼的图片去见证往日的发生。流年的风景是昨天,也是今天,更是未来。《流年》主要包括史料和遗迹的整理发掘、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自然风物的追怀等等。 《流年》在每辑都设计了一个主题,以话题的形式来呼唤人文精神之于文与图的回归,无论是满载了厚重历史的文本,还是亲历者朴实无华的诉说,对于《流年》而言,都是记录光阴似水的真实格调。 -
红底金字
《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的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引用古罗马时期一个诗人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这也正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那个年代,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政治气候风起云涌,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来说,回忆所引发的,常常是带有反思意义的沉重话题。而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则不尽然。他们的生活中,尽管也甩不脱“各项政治活动”,受到那个时代或多或少的影响和感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涉世,除了形式上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不可能身心完全卷入一场政治风潮中去的。当年的孩子回忆当年的生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成年人是两码事。本书再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