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世界尽头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文化

外国文学 游记

2018-11

人民文学出版社

目录
目录
一、土生子
二、战争的记忆
三、沙中之血
四、魔山
五、人群与权力
六、最甜美的时光
七、陈旧的世界秩序
八、十字架
九、走到世界尽头
十、宗族的语言
十一、克罗地亚在祈祷
十二、斯洛文尼亚之春
十三、天鹅绒之声
十四、英国,他们的英国
十五、意大利万岁
十六、历史的终结
译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这是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早期非虚构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托宾踏上从西欧到东欧的旅程,参观城镇的游行和庆典活动,感受各地特有的文化气息。他在旅行途中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有神甫,也有从政者,有思想开明的人,也有固执己见的人。从波兰到立陶宛,从克罗地亚到爱尔兰,从法国到西班牙,托宾用敏锐的笔触记录下自己作为旁观者的思考。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弗兰的评论
    充满了天主教仪式和教义,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翻译出版这本书。语言越到后面越差劲,跟之前对托宾的印象不同,以为是文体的关系,翻了之前那几本书的短评,才发现印象好的都是柏栎翻的,唯一印象稍差的就是这位译者。看来还是要注意避雷。
  • 不悔的评论
    腰封完美的挡住了副标题。托宾的文字依然是好的,但是因为主题是天主教对我来说还是有隔膜。
  • 时任谦作的评论
    90年代的Catholic Europe,托宾稍显伤感的凝视,“我们并没有质询神视者的真诚和朝圣者的信仰,只是在质询我们是否适合来到这里。”这是他的态度。天主教太深入他的经验和背景,我现在觉得我以前从他那里感觉到的东西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更片面,这中间有不可跨越的隔阂。宗教太复杂,它可以只是一种象征,甚至只表明一种反抗的姿态,你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搞明白某个人在何种意义上信教。文字是真的好,好几篇结尾都令我着迷。
  • 黎戈的评论
    托宾
  • 邓安庆的评论
    托宾早期的非虚构作品,与读他的小说一样的感受:他叙述的语调如黄昏落日之时飘落的羽毛,轻盈优雅,触动人心。这一系列游记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正值冷战刚刚结束苏联解体,托宾游荡于欧洲多个国家,其聚焦点多在于宗教: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与冲突,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复杂的样貌。他采访民众、神甫、官员,不惮艰险去了战乱之地。他的写法不同于记录,我总是被他舒缓的语气所吸引。另外与王安忆写于80年代的《波特哈根海岸》对比读相当有意思。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按需。
  • lieerli的评论
    书名翻译实在far-fetched. 实际应该是托宾寻访欧洲各宗教遗迹手记及相关人士的访谈。虽然缺乏宗教的感同身受 托宾本身的叙述功底还是很不错。
  • harauicu的评论
    60分 游记读得少,缺乏比照。若宽泛些就散文而论,普普通通的文字,没有闪光的地方。没读完。
  • 张翔武的评论
    一次漫长的跨越欧洲之旅,主要侧重于宗教,关于天主教、新教、神迹、少年时期的宗教生活与心理创伤等等。西方人对神迹(包括显圣)之类的狂热,类似于东方人的各种迷信。也了解到一些国家的历史变迁。这本书虽然很好读,但还是读了很久,跨越时间比较大。
  • VivianC的评论
    标题完全不是这样的,这本书可以看作基督教史的一部分,二战后的欧洲 ,来源于一个爱尔兰人的思考。宗教及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