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推荐序 // VII
作者序 // XI
引言 // XIX
第一章相对论的真相: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我们生活中的价格“诱饵” // 003
巴黎和罗马,你选择去哪里度蜜月? // 009
三个人中,你想跟哪一个约会? // 012
富人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 016
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 020
第二章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无价?
黑珍珠如何从无人问津变为稀世珍宝? // 025
“幼鹅效应”与“锚定” // 027
“羊群效应”与星巴克咖啡 // 037
“任意的一致”与消费习惯 // 040
自由市场与宏观调控 // 046
第三章免费的代价:
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零”的历史与传奇 // 051
免费的诱惑不可抵挡 // 052
我们为什么疯抢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 056
买书免运费与免费换机油 // 057
政府可以尝试推出免费的政策 // 062
是什么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 064
第四章社会规范的成本:
为什么我们乐于做义工,干活儿赚钱时反而不高兴?
你需要向你的岳母支付晚餐费用吗? // 069
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 // 070
不要向你的约会对象提钱 // 076
罚款对杜绝迟到有效吗? // 077
极易被打破的微妙平衡 // 078
涨工资可以解决“血汗工厂”的痼疾吗? // 080
金钱买不来优质的教育 // 084
“火人节”:纯社会规范的回归 // 086
第五章性兴奋的影响:
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两个“我”: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 // 091
“你只需说不”vs.“没问题” // 100
预防青少年发生驾驶事故的干预措施 // 101
了解情绪的两面性—冷静与激情 // 103
性兴奋实验的问题清单 // 104
第六章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
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过度消费是明智之举吗? // 109
设定自我控制的底线 // 111
让全身检查像买份麦当劳套餐一样简单 // 116
拥有“自我控制”功能的智能信用卡 // 120
第七章所有权的个性:
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卖主的估价总比买主高? // 127
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 // 132
宜家效应与虚拟所有权 // 134
如何治疗所有权依恋症? // 136
第八章多种选择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留有余地的“傻瓜游戏” // 141
新欢与旧爱,应该选择哪一个? // 143
让每个人都疲于奔命的“三扇门” // 144
果断地关上该关的门 // 149
饿死在谷堆间里的驴子 // 152
第九章预期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费城老鹰队vs.纽约巨人队 // 157
添加香醋的百威啤酒 // 159
特制咖啡味道如何? // 161
赝品也可以卖出名画的价钱 // 163
美食不如美器,预期改变品位 // 166
你更喜欢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 // 168
偏见与第三方 // 170
第十章价格的魔力: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神奇的安慰疗法 // 177
价格越贵的药越有效吗 // 183
安慰疗法的去与留 // 190
应该让烧伤病人穿紧身衣吗 // 193
第十一章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考试中你会作弊吗? // 199
政府法令能杜绝不诚实吗? // 205
道德准则和就职誓言的力量 // 208
各行各业中的“灰色地带” // 211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诚实? // 214
第十二章企业的特权:
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
可乐不见了,现金还在 // 221
非现金引发的作弊现象 // 222
诚实与不诚实的临界点 // 226
“最终解释权”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吗? // 230
现金时代的终结与舞弊行为的泛滥 // 232
第十三章啤酒与免费午餐: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个人需求与群体属性的矛盾 // 237
“免费午餐”是可以实现的 // 242
附录1 // 249
附录2 // 279
致谢 // 323
作者序 // XI
引言 // XIX
第一章相对论的真相: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我们生活中的价格“诱饵” // 003
巴黎和罗马,你选择去哪里度蜜月? // 009
三个人中,你想跟哪一个约会? // 012
富人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 016
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 020
第二章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无价?
黑珍珠如何从无人问津变为稀世珍宝? // 025
“幼鹅效应”与“锚定” // 027
“羊群效应”与星巴克咖啡 // 037
“任意的一致”与消费习惯 // 040
自由市场与宏观调控 // 046
第三章免费的代价:
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零”的历史与传奇 // 051
免费的诱惑不可抵挡 // 052
我们为什么疯抢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 056
买书免运费与免费换机油 // 057
政府可以尝试推出免费的政策 // 062
是什么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 064
第四章社会规范的成本:
为什么我们乐于做义工,干活儿赚钱时反而不高兴?
你需要向你的岳母支付晚餐费用吗? // 069
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 // 070
不要向你的约会对象提钱 // 076
罚款对杜绝迟到有效吗? // 077
极易被打破的微妙平衡 // 078
涨工资可以解决“血汗工厂”的痼疾吗? // 080
金钱买不来优质的教育 // 084
“火人节”:纯社会规范的回归 // 086
第五章性兴奋的影响:
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两个“我”: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 // 091
“你只需说不”vs.“没问题” // 100
预防青少年发生驾驶事故的干预措施 // 101
了解情绪的两面性—冷静与激情 // 103
性兴奋实验的问题清单 // 104
第六章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
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过度消费是明智之举吗? // 109
设定自我控制的底线 // 111
让全身检查像买份麦当劳套餐一样简单 // 116
拥有“自我控制”功能的智能信用卡 // 120
第七章所有权的个性:
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卖主的估价总比买主高? // 127
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 // 132
宜家效应与虚拟所有权 // 134
如何治疗所有权依恋症? // 136
第八章多种选择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留有余地的“傻瓜游戏” // 141
新欢与旧爱,应该选择哪一个? // 143
让每个人都疲于奔命的“三扇门” // 144
果断地关上该关的门 // 149
饿死在谷堆间里的驴子 // 152
第九章预期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费城老鹰队vs.纽约巨人队 // 157
添加香醋的百威啤酒 // 159
特制咖啡味道如何? // 161
赝品也可以卖出名画的价钱 // 163
美食不如美器,预期改变品位 // 166
你更喜欢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 // 168
偏见与第三方 // 170
第十章价格的魔力: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神奇的安慰疗法 // 177
价格越贵的药越有效吗 // 183
安慰疗法的去与留 // 190
应该让烧伤病人穿紧身衣吗 // 193
第十一章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考试中你会作弊吗? // 199
政府法令能杜绝不诚实吗? // 205
道德准则和就职誓言的力量 // 208
各行各业中的“灰色地带” // 211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诚实? // 214
第十二章企业的特权:
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
可乐不见了,现金还在 // 221
非现金引发的作弊现象 // 222
诚实与不诚实的临界点 // 226
“最终解释权”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吗? // 230
现金时代的终结与舞弊行为的泛滥 // 232
第十三章啤酒与免费午餐: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个人需求与群体属性的矛盾 // 237
“免费午餐”是可以实现的 // 242
附录1 // 249
附录2 // 279
致谢 // 323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会浪费丰盛晚宴中的精致食物,却对一张打折优惠餐券念念不忘?
在做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选择。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本书中,丹•艾瑞里带我们进入了行为经济学领域,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颠覆了人们曾经普遍认同的我们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假设。无论是咖啡、减肥,买一辆车还是谈恋爱,我们的决策行为中总是带有各种非理性。
找出存在于不同领域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各种力量,针对影响我们个人、企业,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方法,这正是行为经济学所要做的。
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性力量。然而,这些非理性的行为既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是有系统的、可预测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预测的非理性。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李格非的评论每个人都很愚蠢,容易被操控,关键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多么愚蠢和被容易操控。
-
武谷持的评论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很有启发。
-
一切还好的评论翻译一般,内容太过浅显,不够系统,也缺乏更多理论去分析,支撑实验的结果。
-
咸鱼少女的评论部分章节还可以。
-
力仆的评论该关的门,都要关死。
-
Gaze的评论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
美人不过百的评论行为心理学是比较年轻的一个学科,从舆论效果和业界口碑(不算太差)来说,跨界比较成功。作者试图从书里论证的一些自以为理性然鹅的非理性行为,以及背后的逻辑,让非理性行为也变得可以预测。其实可以理解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只是研究对象更加贴近生活,获得的掌声和鲜花更多。
-
folles的评论我同学一个地铁来回路上就看完了,在日常工作中我还发现他用到了书里几个点。我的零散时间看了一个月…差距太大了。所谓的这个我觉得更偏向于心理学,有不少干货。后面不知道是我心急还是什么,感觉没有前面写得好。
-
林里安的评论查理芒格也曾提出过相似的理论
-
Frank :D的评论20/100 飞机上翻完,到后面怎么感觉越来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