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行为

[美]欧文·戈夫曼

心理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社会 政治学

2017-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谢辞
第一部 绪论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卷首的界定
第二部 无焦点的互动
第三章 涉入
第一节 体态习语
第二节 涉入
第三节 防涉入盾牌
第四章 涉入分配的规则
第一节 从属性涉入的管理
第二节 主要涉入的义务
第三节 脱离涉入的边际
第五章 涉入对象的规则
第一节 自涉入
第二节 遁出
第三节 神秘性涉入
第三部 有焦点的互动
第六章 面晤
第一节 礼貌性忽视
第二节 面晤的结构
第三节 可通达性
第四节 告别的权利
第七章 熟识关系
第八章 陌生者的会晤
第一节 暴露的位置
第二节 开放的位置
第三节 相互的开放
第四节 规避与违规
第五节 反控制
第四部 可通达的会晤
第九章 交流的边界
第一节 常规性情境封闭
第二节 可通达的会晤
第三节 常规性会晤封闭
第十章 相互涉入的规制
第一节 相互涉入的限制
第二节 合乎情境的相互涉入
第三节 小范围邂逅的漂移
第四节 防护盾牌
第十一章 失去控制的参与
第一节 注意力的转移
第二节 边界性共谋
第三节 失控的场面
第四节 离弃
第五部 诠释
第十二章 情境性礼仪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 情境规则的紧与松
第十四章 情境性不当行为的症候意义
第一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共同体
第二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机构
第三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关系
第四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会晤
第十五章 结束语
术 语 表
译 后 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代表作之一。在此,戈夫曼研究公共场所和半公共场所的行为,把人际互动分为无焦点的互动和有焦点的互动,重点区分了三种社会单位,即互动实体:面晤或邂逅、社会场合和社交聚会。本书的重点不在公共,而在行为;不在机构,而在个人。它既研究正常人的行为,又研究精神病人的行为。

与作者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大量借助其个人在精神病院长期的考察和体验,用了大量的案例,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的描述别具一格。总体上,本书在微观、个人层面上研究人的行为,多实证,少辨析。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之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对公共场所当中的行为特点与规律进行理论提炼和总结。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将文学、戏剧、影视作品和各种平常材料进行信手拈来的征引与分析,同时采用了自己在精神病院调研的大量第一手素材,由于有精神病人这样的“他者”作为参照对象,其对于普通人正常行为的总结与归纳,就更具普遍性和敏锐性。作者对于细微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和理论的总结建构能力,让人惊叹。
  • 糖罐子的评论
    怎么说呢,有时候觉得戈夫曼真是个讲究人儿,有时候觉得,过分夸大人身上的戏剧性也是真够造作呀。。。
  • Brightmoon的评论
    相较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呈现》、《污名》、《精神病院》而言这本书当然没有那么优秀咯,讨论的也基本上中产阶级的昂格鲁-撒克逊的美利坚社会咯。不过书里所讨论的东西依然有趣,作为分析工具的概念一如既往的犀利咯,文章也依旧是戈夫曼的风格。书中有浩如烟海的概念诸如面晤、聚会、社会场合、社会情境、礼貌性忽视、情境标记的、纯情境标记的、有焦点的互动、无焦点的互动、主要涉入、次要涉入、主导涉入、次要涉入、置身情境的涉入、防涉入盾牌、常规性情境封闭、可通达的会晤等等等等。资料来源主要是他早些年在设得兰岛上、精神病...
  • Blade King的评论
    和戈夫曼其他书一样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但是这本概念界定太多,看得我很浮躁。
  • CRAIGJOJO的评论
    对原书的评价。简体中文版尚未阅。
  • 伊卡洛斯的海的评论
    术语密集
  • 生存法则的评论
    啃下前两部分的术语,后面部分就变得好读;收获防止尴尬小技巧:背九九乘法表
  • 的评论
    开头那段译者的话,看完差点没放弃读整本书。但实际上,后面的正文内容读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晦涩难懂。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脱离开人本身抽取行为的机制,而自己就是他描述中的一部分。
  • 最美好的时光的评论
    精神病就是不能有效处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不能恰如其分地呈现自我。
  • 苏伦的评论
    延续了戈夫曼「给出无数观察结果,几乎没有完整理论」、零散的、学术独白和小说式的论述风格(何道宽翻译难读度再+1),不过在观察情境化人际互动方面启发巨大。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