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书写

戴锦华

文化

文化

2018-6-29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写在前面
绪论
文化地形图及其他
第一章 镜城突围
第二章 消费记忆与突围表演
第三章 救赎与消费
第四章 想象的怀旧
第五章 雾中风景
第六章 镜象回廊中的民族身份
第七章 全球景观与民族表象背后
第八章 现场、戏仿与镜中风景
第九章 隐形书写
第十章 坐标·雾障与文化研究
【展开】
内容简介

勾勒当代中国文化地形图,冲破文化镜城的种种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经典代表作。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显这隐形字样,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当代文化的地形图,并拒绝陷落于90年代的文化镜城之中,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选择。本书对盛行于90年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源头与流脉,具有重要的指证意义。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噠噠噠的评论
    较旧版,增加了第十章。与其说第十章是在老版出版近20年后对本书所勾勒的90年代(以及其相连的80年代和滥觞的60年代)的回望和再观察,不如说是戴老师在当下对文化研究及其立场和走向的再度思考和书写。如戴老师在课上所言,文化研究(者)在乌鸦嘴和女巫的身份间的无穷摇摆或许永不“遭人待见”。但最终,或许只有“唯不安者得安宁”,这份安宁来自解码的快意、破解魔障的得意以及对现实无尽关照的情意。
  • 袁长庚的评论
    与时代同步进行的书写既显现着思考者力图把握变迁机理的迫切,也有操之过急之嫌。所选取文化事件也大都囿于知识分子的生活视野。九十年代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在今天的映衬之下才更加明晰,而那些真正有深远意义的现象在当时可能是被忽视的。语言奔溢,但也有同意反复之嫌,也恰恰是这种语言状态,让一些敏感的表述躲过了剪刀
  • 蔚然的评论
    非常精彩的著述,向读者们呈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之渊源,受益匪浅。总体看来,中国是一个充满创伤记忆的国家,近代史上屈辱和现代进程中所经历的政治暴力,使中国社会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及其严重的断裂和错位,80年代号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实际上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下的中国是一个由经典社会主义理想和资本市场共同合作“和谐并存”的国度,极具自身特色,正如作者所言,与其去纠结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后现代”阶段,不如干脆把中国社会视作“后社会主义”时代。至于何谓最好的时代,何谓最坏...
  • 大吉岭的评论
    戴爷操作概念的功力往往容易让读者晕头转向并误以为这是问题的全貌,但反过来读她写的东西,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学会对她的行文说不,认清迷人的论述并不可能一览无余,但却能提供足够多样的切入点
  • Maxime的评论
    1999年已经写完出版的书,就试图对还未完成的90年代做出分析,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具体操作的困难。于是本书呈现出的结果就是:理论轰炸与大量事实列举,没有结论。光是谈论社会主义宣传画和XO广告牌并列这件事,戴老师就能用上洋洋洒洒几千字,还有什么是写不出来的?
  • 夏日扬帆的评论
    阅读本书最大的困难度在于,以前读八九十年代回忆,就是一些文艺作品、现象的罗列,戴老师站在文化分析的角度,更多的是结合文化的思考总结与分析,我自己阅读的时候还是只能被密密麻麻的作品现象所吸引。不过能有这样一部思考90年代的书太棒了
  • 向暝的评论
    大概是因为这是戴爷成书较早的一本著作,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虽然仍惊讶于其对理论操练的信手拈来,但在重复的理论术语(以镜城、幻影最为频繁)背后也能见出彼时的稚嫩(远不如后期著作对语言风格的高度打磨,虽然依旧繁复缠绕)。但正如书中所言:“这样一份尝试勾勒文化地形图的努力,或许同样是一种虚妄,至少是一种自不量力。但是,于我,这是一份别无选择。” 这样一份关于90年代大众文化的书写尝试和努力依然是勇气可嘉的,许多观点依然犀利:① 大众文化如何落地中国:“大众”一词在中国的历史“正义性”,名为大众实为小众的大众文化。②...
  • 拔刀诀的评论
    前评被删除了。现今的状况让人更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权力还未如此绝对,还有些缝隙可供人呼吸。
  • 伯纳乌球童的评论
    好奇能当戴老师的学生的人,得是读了多少书的人……
  • 没十斤公爵的评论
    廉价的回忆与情怀突然间被戴锦华的深度击垮,自认为逃脱了时代的个体,实际上并没有。大概不久后,我们将迎来它的续集,2000s—2010s的隐形书写,而1990年代,将是当代中国的系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