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时代

[意] 诺伯托·博比奥

文化

政治学

2016-10

西北大学出版社

目录
导 言   /  1
说 明   /  19
第 一 部 分   /  1
论 人 权 的 基 础   /  3
人 权 的 现 状 及 未 来   /  15
权 利 的 时 代   /  41
人 权 与 社 会   /  61
第 二 部 分   /  79
法 国 大 革 命 与 人 权   /  81
大 革 命 的 遗 产   /  115
康 德 与 法 国 大 革 命   /  137
第 三 部 分   /  151
反 抗 压 迫 , 在 今 天   /  153
反 对 死 刑   /  173
目 前 关 于 死 刑 的 争 论   /  195
宽 容 的 理 性   /  223
今 日 之 人 权   /  241
译 后 记   /  257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博比奥关于人权问题的重要著作,共收录了十二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权利观念的历史形成、法国大革命对于权利理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问题,理清了权利理论的历史脉络等诸多复杂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权利理论观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实政治的产物,而非哲学思辨的结果,所以任何试图将权利观念建立在某种绝对原则之上的尝试都是徒劳的。

在个人主义的观念看来,个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国家,而不是相反。……对传统的个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颠倒,也包括了对传统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的颠倒。现在,对个体而言,权利先于义务;对国家而言,则义务先于权利。国家存在的目的也发生了同样的颠倒。对于把国家看作一个有机体的观点而言,国家的目的在于西塞罗式的和谐观念,或者说目的在于对抗使政治实体陷于分裂并最终灭亡的派系斗争;而对于个人主义来说,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自由脱离外部条件的限制尽可能地实现发展。同样,就正义而言,在将国家视作有机体的观念看来,正义最恰当的定义是柏拉图式的——社会体中的每一部分各司其职;而个人主义的观念则将正义视为一种权利,即所有人都应该被这样对待——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是实现快乐这一典型的个人主义的目标。

——博比奥

佩里•安德森称博比奥是“意大利政治秩序的道德良知”,确实,博比奥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为意大利反抗运动在政治上的主要导师,他两次遭到墨索里尼的关押;战后他对意大利共产党既抱有同情心,又不忘对其进行严苛的批评。他的批评为其转变打下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早期意大利共产党转向欧洲共产主义,几年后,博比奥与之合作,共同起草了意大利社会党的宪章。如今(2000年),他已经91岁了,仍然十分活跃,是意大利的终身参议员、荣誉教授,有着圣人一般的神圣地位。

——伊格尔顿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Blade King的评论
    收录多为面向公众的演讲或文章,因此理论上没啥眼前一亮的观点,不过好在通俗易懂,译笔也很流畅
  • Kaiho的评论
    博比奥拒绝自然法学派对于人权概念的解释,他认为人权并非自然产物,它没有自然的哲学基础,而是形成于历史之中,并且不断变化。所以,博比奥将他对于人权的研究含括在历史哲学的名目下,在此个体的终极目的被转换为全人类的目的。人之权利既是人的目的,也是历史赋予人类社会的目的,因此博比奥将人权阐释为人类道德进步的预示性特征,以此符合历史哲学的目的。第二部分,博比奥刻画了一种个人主义的理想画面。这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权观念经历了一层转换:社会的个人主义观念取代了社会有机体观念。社会是为个人的,整体是各个组成...
  • L的评论
    精神译丛很好
  • soloye的评论
    应该在万科 | 体系上不够完备,是演讲和文章的合集。封底对个体权利和国家关系的颠倒的论述非常受用。当下人权的意义,争取并保有比论证更有意义,算是比较激进的人道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