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序言之一
序言之二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流行的政治
印度电影的大爆炸理论 // 002
电影的多产业融合 // 008
殖民误读 // 018
电影赝品和容易受骗的印度人 // 023
审 查 // 027
斯瓦德什经济 // 031
《古尔- 巴卡瓦利》和政治流行 // 037
一个世纪过去 // 042
简史笔记 // 043
第二章 殖民时代晚期
对于帝国来说,没有引领者 // 046
对于电影的殖民抱负 // 050
金融家和先驱者 // 056
拉合尔电影:阿娜卡莉效应 // 059
变革范例:孟买之音 // 065
标志性风格 // 068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实主义的到来 // 076
现实主义下的情节剧 // 080
简史笔记 // 087
第三章 分治和“全印度电影”
困难重重的新生 // 09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孟买 // 095
明星之路降临 // 100
电影音乐 // 106
金融家模式 // 109
“全印度电影” // 112
独立导演 // 120
简史笔记 // 131
第四章 新电影
电影的分离 // 134
地区邦、地区国家 // 139
地区新电影 // 142
“好标准”电影 // 152
1975 年:墙 // 162
缔造和平 // 167
简史笔记 // 173
第五章 宝莱坞
阿米塔布在皮卡迪利广场,
拉吉尼坎塔在东京 // 176
宝莱坞的关键词:“混音” // 181
逮 捕 // 187
灾 难 // 193
“数字黎明” // 200
还有改变 // 204
幽灵般的存在和在塞尔福里奇
百货公司的宝莱坞 // 207
宝莱坞后记 // 216
简史笔记 // 218
插图 // 220
参考文献 // 225
延伸阅读 // 234
序言之一
序言之二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流行的政治
印度电影的大爆炸理论 // 002
电影的多产业融合 // 008
殖民误读 // 018
电影赝品和容易受骗的印度人 // 023
审 查 // 027
斯瓦德什经济 // 031
《古尔- 巴卡瓦利》和政治流行 // 037
一个世纪过去 // 042
简史笔记 // 043
第二章 殖民时代晚期
对于帝国来说,没有引领者 // 046
对于电影的殖民抱负 // 050
金融家和先驱者 // 056
拉合尔电影:阿娜卡莉效应 // 059
变革范例:孟买之音 // 065
标志性风格 // 068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实主义的到来 // 076
现实主义下的情节剧 // 080
简史笔记 // 087
第三章 分治和“全印度电影”
困难重重的新生 // 09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孟买 // 095
明星之路降临 // 100
电影音乐 // 106
金融家模式 // 109
“全印度电影” // 112
独立导演 // 120
简史笔记 // 131
第四章 新电影
电影的分离 // 134
地区邦、地区国家 // 139
地区新电影 // 142
“好标准”电影 // 152
1975 年:墙 // 162
缔造和平 // 167
简史笔记 // 173
第五章 宝莱坞
阿米塔布在皮卡迪利广场,
拉吉尼坎塔在东京 // 176
宝莱坞的关键词:“混音” // 181
逮 捕 // 187
灾 难 // 193
“数字黎明” // 200
还有改变 // 204
幽灵般的存在和在塞尔福里奇
百货公司的宝莱坞 // 207
宝莱坞后记 // 216
简史笔记 // 218
插图 // 220
参考文献 // 225
延伸阅读 // 234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印度是电影大国(年产量高、观影人数多),近几年,印度电影在我国又掀起一轮一轮的高潮,前几年曾在我国出版《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的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的这本新作《印度电影简史》主要以时间顺序,以通俗朴素、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的文笔概述了印度电影自诞生之日至宝莱坞风靡全球的过程,阿希什摘取了印度电影史上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介绍了众多杰出的电影人和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辅以社会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热点事件,夹述夹议地将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电影紧密结合,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而又波折的印度电影史的画卷,相信也会对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有些许借鉴意义。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谢飞导演的评论平遥国际电影节上今年专展映了12部57-78年的印度修复老片,我只看了三部。结合看片翻读了此书,简约地了解了此国的电影业发展脉络。有趣的几点史实是:圣雄甘地从来就反感电影,认为“它不仅做坏事,而且是邪恶的化身”。把电影和舞台、赛马场、酒馆和鸦片馆均视为现代社会扶植出的敌人。这和同时代的大赞电影是最重要的列宁大相庭径。二是主演《流浪者》、《印度母亲》的明星纳尔吉斯在做了国会议员后,也质问国外获奖的导演雷伊,说他的作品是展现了“贫穷的印度”,也应该展现一下现代印度。历史何其相似乃尔啊!
-
欢乐分裂的评论如文案所言,印度电影史的发展脉络基本与世界影史同步,初期就糅合了不同的表演空间(歌、舞、马戏、戏剧、神话等),也即所谓“本土”概念——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提炼得相当精准;更多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俯瞰印度影业全景。本地历史传说/神话运用于电影兴起文化民族主义风潮,无论战前战后左翼右翼,均于此做足文章,也是印度电影在不同时代焕发生命的立足点。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殖民时期起电影业就懂得如何吸引“低端”投资——底层商人基于社群文化和经济需求,在地方金融资本与本土文化间建立联系(后逐渐演变升级为“影子金融家”)...
-
Riarsh的评论(如果说《你不属于》还能看到不少左翼思潮——毕竟是文集,那么这本书基本已经看不到“左”了——只是偶尔有那么一点暧昧——很正常,人类经常不知不觉会被怜悯心淹没。这才是真正的Ashish,一本完全属于自己的个人著作——也许,他真不应该做太多文集,而应该多写专著。而且作为一名主要研究电影的文化学者,其表现的看待社会问题的正确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同类学者,直向那些真正的经济学者看齐——但即使是杰出的经济学者一般也是谈不来电影等艺术文化现象的)1921年,《威斯敏斯特公报》说“一旦印度的电影制作获得更好的条件,我们完全有理由担...
-
唐朝的评论作为民族国家的印度,实际上在百年电影史里,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存在一个主流的代表国家形象/文化的电影,即“印度电影”这个概念,在印度内部分化为以语言为中心的地区电影。本书着重从印度作为英属殖民地到独立时期,电影与经济、政治、政权的关系,阐述其独特的发展进程。印度电影和印度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密切相关。不同语言、宗教和地方民族主义,使得印度电影分裂为多种语言甚至是不同政权倾向的电影中心/体系,有大有小。直到上世纪末,印度政府开始重视电影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宝莱坞经过清理后,渐渐成为印度电影在世界的代...
-
魔法炼金术士的评论从序开始就非常精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印度电影的看法,这种专业知识内的通识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印度的电影工业,既复杂又简单。宝莱坞只是印度电影甚至孟买电影的组成部分,却在国界之外变成了印度电影的代名词;它是多种娱乐工业和形式的结合,这种多样性,混合型和包容性,在世界范围内无出其右;它也是深度地被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所促成滋养的产物。惊讶的是在印度电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的殖民属性和复杂多样的宗教语种,国家政策没起多大作用,民间资本靠自己的运作与当地民众共同构建了特定空间信仰语种下的特定文...
-
神仙的腰带的评论有点不知所云
-
波罗的帕的评论太棒了,终于找到了入口,基本是拿来当片单用,全程种草!!!
-
Major Major·Maj的评论好书,可惜真的是极简,视角偏向文化研究,想起印度历史学家人均马克思、后殖民的梗hhh从分治到紧急状态的历史简直太有趣了,印度巨坑越陷越深,甚至想写毕业论文。不过话说除了《你不属于》他貌似还是牛津那本《世界电影史》印度部分撰稿人,有点惭愧,我之前的资料来源居然都是一个人这本书除了给你提供视角和框架,还会良心地给你提供的各种神仙网站……
-
诺·斯莫克的评论不一般的电影史写作
-
狄俄尼索斯的评论更多是社会学方向的电影产业发展简史,关于电影美学方面着墨较少(mark印度新电影)。作为一种融合体,印度电影是由几种分散的商品(歌曲、舞蹈、音乐与马戏表演)松散地缝合在一起的。在联邦体系的次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中,印度各地区电影发挥了巨大作用。印度电影远不止宝莱坞和萨蒂亚吉特·雷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