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

[美]阿曼达·沙利文(Amanda Sullivan)

生活

生活

2017-11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目录
目 录
引言001
第1部分
变得条理清晰:如何换个角度思考
第1章 像流水似的动起来026
第2章 放慢节奏,你太快了049
第3章 新的视角、新的空间060
第4章 害怕心理造成凌乱074
第5章 你现在是什么人(或者,你真的需要那台面包机吗)089
第6章 不要任凭乱纸堆的摆布102
第7章 好方法让人少动脑 123
第1部分小结 139
第2部分?
在现实世界中保持整洁
第8章 使存货井井有条 148
第9章 安排好了,就能做好 169
第10章 回归中性状态 187
第11章 健康的界限,健康的家 198
第12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12
第13章 像忍者那样整理的秘诀 229
第14章 奶奶也许告诉过你的 241
结语   260
参考文献 262
致谢   263
【展开】
内容简介

《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为基础:本书告诉你为何养成习惯可以让整理毫不费力,如何科学有效地养成习惯,如何告别完美主义和恐惧心理……

阿曼达·沙利文手把手教你养成整理的习惯:本书不仅阐述了清理和重新整理的步骤,而且用科学方法帮你一步步培养起7个关键习惯:

1.盘点存货

2.将时间分块

3..睡前最后清扫

4.为储物空间设置界限

5.少买些、买好些

6.10分钟保洁

尽力保持一致 让这7个关键习惯深植脑内、自动运行,就能让整齐的家维持得长长久久

多年以来,身边的杂乱让你像仓鼠转轮一般不停地清理、整理,到最后又重新变成一片狼藉。这并非是你缺乏整理技能或不够努力,而是思维和习惯层面出了问题:

有些购物袋随意丢弃,从来没人收拾;

信件总被随手放在桌面,而且一直这么放下去;

到超市给小孩买尿片,最后总买回一大堆其他的东西;

经常把免费赠品胡乱塞进早已满满当当的柜子里……

作者担任职业整理师已有20年,成功地帮助数百位客户培养了好的整理习惯,给他们带来了持久的变化。在本书中,她会手把手教你粉碎那些引起杂乱的坏习惯,养成保持整洁的好习惯,使整理变得轻松而顺畅,大大减少家事给你带来的压力,这样你就可以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存放空间,省下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构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简慢人生的评论
    日本的整理书籍,作者真的是专注于整理这件事本身;美国的整理书籍,总会从思想上挖根源,告诉你整理不仅仅是习惯的问题,更是思维的问题,只有内心通透,生活才能通透。突然意识到,美国人比我们更会思想教育,比较爱自己更容易些。
  • 王美娃的评论
    有用的
  • 霂隰MUXI的评论
    看完《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可以根据作者的思路来次大扫除~断舍离
  • 耶嚛的评论
    原谅你自己!
  • 简单的桃子的评论
    已经读过半年了,内容差不多也忘记了。 那天,我学到了一条最重要的经验:不论做什么事情,也不论那件事多么难或者多么乏味,只要我必须在半小时内把它完成,我便能投入全部的精力,专心致志地做。
  • 阿不的评论
    只有三颗星不能再多了。赶着断舍离和消费降级的潮流,极简生活类图书这两年蜂拥而出,这本里面核心观点是有的,但大部分都是老生常谈,比如东西少买但是买精品,比如每天用十分钟收拾一下居住环境,比如东西买进一件就要丢一件,甚至还用几页简单讲了时间规划,与其一一罗列这些眼熟的整理技巧,不如针对某一最拿手的,把实践部分仔细写清楚,大概只适合对这方面了解比较少的人来读。
  • Simplelife的评论
    FLOW学习术…
  • GAC的评论
    很实用,部分内容很新颖。
  • MetalDudu的评论
    四步法,放慢节奏,认识自己,十分钟整理。其实都是干货,有些不太适合中国人,理念都很好。
  • concerto的评论
    应该是三点半星,里面的介绍的理论很棒,1. 整理屋子并不是为了让屋子整洁好看,而是为了让家人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东西,整理不是为了拍照,而是为了生活更有效率 2. 不必要求完美,给自己犯错的空间,不要事事苛求,不过界就好3. 保持习惯很重要,不必为琐事烦恼太久,按习惯走就好 小tip有,1. 每次取了衣服,衣架放最前面 2. 睡前花十分钟,归类整理一下东西 3. 做事有时间界限,会更有效率 4. 在购买时,加时间要素,问自己是否需要,分辨是必要的还是想要的,是否有替代品 5. 复制情绪的外在表现,那么真正的那种情绪会随之产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