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文稿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文化

经典 历史

2020-3-15

湖南人民出版社

目录
商鞅徙木立信论
(一九一二年六月)
致文咏昌信
(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挽易咏畦联
(一九一五年五月)
致湘生信
(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明耻篇》题志
(一九一五年夏)
致友人信
(一九一五年七月)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五年八月三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五年八月)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五年九月六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致黎锦熙信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九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二月十九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二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八日)
致萧子升信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致黎锦熙信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九日)
致白浪滔天信
(一九一七年春)
体育之研究
(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
《一切人一》序
(一九一七年夏)
致黎锦熙信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国文教授案
(一九一七年九月)
夜学招学广告
(一九一七年十月三十日)
夜学日志首卷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
夜学招学广告
(一九一八年三月二日)
学友会五月十日事录
(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伦理学原理》批注
(一九一七至一九一八年)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四月)
致罗学瓒信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一日)
致七、八舅父信
(一九一八年八月)
致七、八舅父母信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
各国的罢工风潮
(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
……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期间有关毛泽东的全部文稿共152篇。文稿体裁繁多,有文章、书信、诗词、读书批注、日志、纪事录、谈话、广告、报告、通告、启事、文电、章程等。以平凡人的视角,探索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通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期的师 生交往、同学交往,可以知晓青年毛泽东的阅读书目和社会实践情况,更能窥视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思想状态及变化,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对教育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做法。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曹昂Hsiu的评论
    今天收到的新版,内容大体以前都读过,早期文稿的意义在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用兵如神、治国理政,但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一个20来岁初出茅庐的茫然时光,读一读主席在这个阶段想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他能够成为他。
  • 假行囚的评论
    读历史也好,读传记也罢,在了解历史上的“人”时,最忌讳的事就是“割裂”,即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扁平成了一段简单的介绍文字来认识。为防止这样,对“人”就该尽可能全面的看待,阅读其于盛年之前,尚不完全成体系的稍显稚嫩的文字,是很好的方式。
  • 冲昏了头的评论
    天下惟庸人不惹物议; 货色两关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 翻过,备考
  • 祝小麦的评论
    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一代伟人的一生是如此壮丽伟岸。
  • 中和的评论
    看毛泽东早年文稿可以看到近代救亡思路的几次转变,很生动的近代思想史的社会和教育素材。
  • 暗夜花儿开的评论
    第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就让人惊艳,让我汗颜。当我30多岁还在想着玩哪个电子游戏,伟人已经写下惊世之言,开始忧民忧国、救国图存了。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有原因的,此等志向与格局,是我等凡人无法启及的,只能通过阅读伟人的思想,让差距可以短那么一点点。
  • 彭柬之的评论
    这封面设计抄袭的吧,而且还是抄了一本很奇特的书
  • yusen的评论
    穿越者实锤。举个例子,1919年的毛主席说,法国人10年20年以后就会品尝到巴黎和约的苦果……
  • ARIMA的评论
    本来以为年轻时候的毛是很桀骜的,看了他给友人的信,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他博学,谦虚,好学,对能对他有教益的友人,也是由衷地赞美。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别人看来可能是出格的事情,只是因为不想辜负自己的有用之身,不想辜负上帝赋予我们的才华。
  • 流韶的评论
    有人说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有人说历史就是文人的笔,文人的历史;有人说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故事,成王败寇;而我喜欢的历史是第一种——历史的真相。此书是毛泽东早起的文稿及信件,在寻找真相的同时,也可以见证伟人的心路成长历程。内容涵盖历史典故有感,国际事件评论及思考,国内事件纪实等。每篇文稿后都附有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注释,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文稿的始末。17岁立志,肩负重任,一直到25岁建立党组织,一段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青春奋斗史。正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