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韩东

小说

韩东 中国文学 小说 现当代文学 后浪 文学 中国 知青

2021-8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目录
1 / 一 下放
23 / 二 园子
52 / 三 小陶
75 / 四 小学
91 / 五 动物
119 / 六 农具厂
139 / 七 赵宁生
155 / 八 洁癖
170 / 九 “五一六”
200 / 十 富农
218 / 十一 扎根
237 / 十二 作家
272 / 十三 结束
289 / 韩东创作年表
【展开】
内容简介

一幅生动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风俗画

一部语言干净且沉静的美妙作品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一代诗人的文学偶像,当代华语写作的标杆性作家韩东

“年代三部曲”首次集结出版

北岛、贾樟柯、苏童、左小祖咒、老狼等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作家韩东讲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三部小说《扎根》《知青变形记》《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首次集结为“年代三部曲”出版。

《扎根》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书用儿童的清澈双眼观察世界,这世界新奇生动,处处皆景,令人读之津津有味,又回味无穷。

著名插画师老二为本书创作插图,风格怀旧幽默亲切,带着读者来到上世纪60年代的苏北乡村。

内容简介

1969年,老陶一家老中青三代五口人从南京下放到苏北洪泽湖边的三余,由此展开一段长达十余年的故事。

作品以儿童小陶的视角展开,从孩子纯净好奇的眼中,看到父母无畏人生困境的努力、三余优美的乡间景致、憨厚又带点精明的乡亲,还有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名人推荐

在这部绵密而沉静的作品中,历史和记忆,现实和虚构,小事和大时代,轻与重,经由韩东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了另一种异端的面貌,细心的读者自能从中读出一种内在的震撼。

——摘自华语传媒大奖长篇小说奖授奖词

作为小说家的韩东和作为诗人的韩东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当代小说的景观。

——北岛(诗人、作家)

韩东的小说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平庸比我们知道的还平庸,生活里的诗意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还诗意。韩东洞悉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我们发现的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动声色却最惊心动魄的讲述者。

——贾樟柯(导演)

韩东也许就是中国版的雷蒙·卡佛,以其敏感掌控文字触觉,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

——苏童(小说家)

在《扎根》当中,通过对父亲下乡的回忆性描述,韩东复原了一个时代的朴实无华的图景。那种叙述扎实、平实、准确、有力但内敛的语调,实在是老韩基本功高超的证明。

——邱华栋(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扎根》细节描述扎实精确,叙事貌似不动声色,情感被一再凝缩以至于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坚硬的核,面对这样刀砍斧削的完成品,一个写作者脱帽致敬乃是理所当然。

——金海曙(小说家、剧作家)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某人韩东的评论
    敬请各位阅读、评论。。谢谢!
  • 胡了了的评论
    最好的知青小说。各种角度来说,堪称完美的现代汉语长篇小说。
  • 黄郑洁的评论
    黄短短掩卷而叹曰:惟韩东也。
  • 胡安焉的评论
    读得津津有味,酣畅淋漓。可能因为,我妈经常向我讲述当年的经历,但又总是语焉不详,只记得老乡骗她吃田鼠,虽然恶心但很好吃之类的趣事。我早年在云南的同事里,也有下放家庭的后代,但他们对父辈的经历只是一知半解。后来在上海打工,又认识了下放后回城的家庭后代,但他们都是文革结束后出生的,而且不善表达。所以我始终不清楚,当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累积下来的好奇心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此外,相比于回忆录,小说的形式可能更自由,甚至更真实。毕竟,现实只是真实的一种随机的形态。在这个小说里,虚构恰恰是为了...
  • 的评论
    读了《扎根》才知道韩东还有苏北农村生活经历,一直以为他的根据地是鼓楼和下关,最多是江宁。
  • 李黎的评论
    经典
  • 魏老师的评论
    当代文学经典再版。买吧。
  • 神威的评论
    休憩148th,起初百页没读出自传体小说的味道,有强烈的《旗人风华》既视感,是小说体例的扎万年根说明书,作者颇有爱心与远见,更被折腾怕的父母决议离开城市扎根乡村,努力的融入并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并没有被感激。当然这种城乡文化的磨合,眼见耳闻知青生活的细节,乃至政治气候之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还有越真实的乡土文学越掩饰不住的穷人的恶意全都不是重点,全书后三分之二,我只读到,只在意一个爱儿子的父亲,一个爱父亲的儿子,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理解。儿子记住了那么多细节,也充分明白每件事的意义,以至于一度出戏,改用第一...
  • 山风的评论
    《扎根》的克制、生活化的语言和视点正如植物学的扎根过程一样不动声色与细致入微,但又在潜移默化之中揭示了生死、命运、人的本心等重大命题,关于知青下乡下放这一题材,不少艺术作品选择连续的戏剧冲突来构建故事阐释观点,而韩东则选择了更为冷静的表现手法,然而,《扎根》的戏剧性实际上是基于更大的整体而存在的,这或许就是:在并没有归属感的世界“扎根”的最终幻灭,由此引申出深层的荒诞与悲情色彩。
  • Sarcophagus的评论
    虽说不时出现的议论阐发甚至括号附注有损文气或画风(后半段尤甚),毕竟是“早期作品”,虽说不时散发出《故乡天下黄花》《马桥词典》的味道不过也正因为这种联想而暴露出差距,但有太多熟悉的因素勾连着我,从无法入眠的夜半,黎明前的黑暗,到重新一片光明,一口气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