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奥义书

佚名

文学

宗教 印度 哲学 徐梵澄 奥义书 印度哲学 瑜伽 思想

1984-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目录
译者序 属《黎俱韦陀》者 爱多列雅奥义书 考史多启奥义书 属《三曼韦陀》者 唱赞奥义书 由谁奥义书 金刚针奥义书 属《黑夜珠韦陀》者 泰迪黎耶奥义书 摩诃那罗衍拿奥义书(简本) 羯陀奥义书 白净识者奥义书 弥勒奥义书 胎藏奥义书 斯康陀奥义书 普度斗争世奥义书 属《白夜珠韦陀》者 伊莎奥义书 大林间奥义书 离所缘奥义书 属《阿他婆韦?》者 蒙查羯奥义书 六问奥义书 “唵”声奥义书 菁华奥义书 糍供奥义书 生气火祀奥义书 智顶奥义书 舍利奥义书 频伽罗奥义书 分属瑜伽汇者 大梵点奥义书 声点奥义书 甘露滴奥义书 光明点奥义书 瑜伽顶奥义书 瑜伽真性奥义书 诃萨奥义书 商枳略奥义书 慧剑奥义书 禅定点奥义书 分属出世汇者 大梵奥义书 波罗摩诃萨奥义书 茶筏落奥义书 阿室罗摩奥义书 阿卢尼迦奥义书 比邱奥义书 出世奥义书 属湿婆道者 阿他婆(韦陀)顶奥义书 阿他婆(韦陀)髻奥义书 迦那阿祗尼楼达罗奥义书 解脱奥义书 属维师鲁道者 尼理心诃奥义书(上篇) 尼理心诃奥义书(下篇) 那罗衍拿奥义书 索引 再版附记 《五十奥义书》三版后记 为梵澄先生做责编廿五年
【展开】
内容简介
《奥义书》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韦陀》学的最后部分,内容充实,开后代诸派学说之先河,渐益深化探讨人生与宇宙的根源和关系。书中深奥的哲理,证验的思维,奇特的想象力,超凡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藏,无尽的启迪。至今,《奥义书》中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还有那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印度的伦理道德规范,仍吸引着世界众多的读者,甚为西方哲学家所推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凡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必再分国内、国外,东方、西方,都应借鉴、吸收,为我所用。 此书汉译本于1984年问世后,在社会上反应热烈,以其阅读价值、收藏价值而受广大读者欢迎,很快售罄。近年来,不断有读者通过各种途径向我社索书。为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各国问的文化交流,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满足社会需求,我社重印这部经典,以飨读者。 此修订本除增加《索引》外,将注释从文后移至每页下,以方便读者。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李青山丨字复印丨MilesLeigh的评论
    第三波是最后一波了,但只是是光棍节书单最后一波而已。徐梵澄先生是鲁迅的徒弟,他翻译了很多艰深的著作,比如这本《五十奥义书》,比如尼采的《苏鲁之语录》,我还买了他的随笔,我最喜欢看随笔,有生活,也动情,不少挽歌。十分钟前又买了6百多块45本书了,都是光棍节之后补充收藏的。马上放送……
  • 馬鳴謙的评论
    @杨典作品 新出了《隨身卷子》。我之感想,借用“入山記”第一篇的“山即上師”條,可謂是:“我向來不喜以人為上師。既入文中,文即上師”。先看的是《序》和《代後記》,此二篇雄文如前後關隘,得之才能稍有把握;次讀《新五十奧義書》中的詩,過後的筆記體部分則隨興而拾、而過,卷子之旅不亦悅乎!
  • 昔日所云我的评论
    真理的面容覆盖着金盘,我奉行真理,请你掀开它,让我看到。 《五十奥义书》
  • 鸡农儿童的评论
    万物的精华是地,地的精华是水,水的精华是植物,植物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语言,语言的精华梨俱,梨俱的精华是娑婆,娑婆的精华是歌唱。--《五十奥义书》
  • 瀚创三石的评论
    长夜漫漫,有心睡眠。还是拿本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先温习温习。最近气性大得自己都受不了自己 我在:G60沪昆高速出口
  • 巫士梵的评论
    书看得越来越多,能看的越来越少,能一直看下去的只有徐梵澄的《五十奥义书》,最重要的是三申道人师承的《玄隐遗秘》
  • 哲学喵生物汪的评论
    @猫薄荷是只兔纸 推荐一下五十奥义书,完成学贯中西,汇通三教的装正经识字怎么样哇?我们一起买回来学习一下~~
  • 星光-BANG的评论
    今天到亚马逊买书,不经意间选择了这本书名看上去很深奥的书。后来仔细研究,作者徐梵澄堪称当代大师,以前却从未听过名姓。徐梵澄,精通梵文、德文、英文、法文并兼通拉丁、希腊、印地等多种语言,是学贯中、西、印三大文明的哲学家、翻译家、诗人。《五十奥义书》 - 徐梵澄 网页链接
  • 洪一玮的评论
    徐梵澄,梵文文言对译五十奥义书前言中一段。数语勾勒尽印度之学。感伤此等学人,死一个少一个,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 晃晃姚的评论
    徐樊澄先生复信解答扬之水关于≪五十奥义书≫的不解处,亦是读书之道:“这不是一览无余的书,遇不解处,毋妨存疑,待自己的心思更虚更静,知觉性潜滋暗长,理解力增强了,再看,又恍然明白,没有什么疑难了。及至没有什么疑难之后,便可离弃这书,处在高境而下看这些道理,那时提起放下,皆无不可。”